3月份的首都,沙塵暴很大。
周不器在處理一些休假前的收尾工作。
3月6日,派出手下大將許亮傑,親自去一趟美國,跟柳晴對接。要開展挖人回國的“A計劃”,必須要跟當地的獵頭展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X計劃”就更厲害了,哪怕是從正常渠道購買技術,也需要強大的法務保障。
柳晴已經聯絡上了矽谷的一位著名的曾在雅虎擔任首席法務的大律師羅伯特·哈迪,打算聘用他作為紫微星去美採購技術的法律顧問。
律師在美國是最精英的行業,這價格都飛到天上去了,基本年薪高達220萬美元,比紫微星所有的副總裁年薪總和還高。
矽谷這邊的薪資水平太高了,也不怪國內的精英人才都往這邊跑。
大體上的薪資結構,是“兩倍”的關係。在矽谷拿2萬美元的月薪,在國內能拿4萬華夏幣。在矽谷拿3萬美元,在國內拿6萬華夏幣。
網際網路這行吃的是吃青春飯,除了一些職位升上去的管理層,或者T6以上的技術大牛,年紀大一些了還能留任。
其他人過了35歲,基本就都離職了。
矽谷也好不到哪去。
甚至有些企業都玩起了企業級洗腦,從入職的第一天就開始做文化薰陶:“如果你被公司開除了,記住兩個原則。第一,別吃驚,你在這個公司的使命已完成,總會有那麼一天的。第二,保持你的尊嚴,別哭哭啼啼大吵大鬧的,與同事好好道別,瀟灑離去。”
虛偽的本質展現的淋漓盡致。
當然,跟阿里的馬老闆相比,矽谷的玩法還差了一點。
同樣是裁員老人,華為任老總:“我要放棄平庸的員工。”百度李老闆:“我們要鼓勵狼性,淘汰小資。”京東大劉:“因身體原因,不能拼搏的員工都將被淘汰。”企鵝小馬哥:“公司要結構性最佳化。”
馬老闆就厲害了,悲天憫人的道:“為了推動行業的共同發展,我們每年會向社會輸送1000名阿里的人才!”
果然是忽悠界的大神。
不過,馬老闆也有被坑的時候。
因為矽谷這邊年薪更高、技術更好,而網際網路又是吃的青春飯,所以很多厲害的年輕人畢業後都會選擇去矽谷賺高薪。
在美國賺錢,回國內花。
在矽谷工作十來年,年紀大了,矽谷有點嫌棄了,就以海歸技術達人的身份一包裝,回到國內的網際網路企業裡擔任核心技術人員。
後世中的阿里就曾斥巨資從Facebook挖了一個技術大神,結果用了半年就給開了,既不加班又不認真。技術水平是挺高,可身上的懶散勁會影響更多的年輕人,產生極不好的榜樣效應。
在去美之前,周不器就跟許亮傑把話交代清楚了,“咱們要挖人才回來,要把人事面擺在和技術面同樣重要的地位。不能因為技術水平太高,就忽略了個人價值觀。紫微星要加班、要努力、要拼搏奮鬥,要是接受不了,趁早別帶回來。”
3月8日,周不器從周紹寧處得到了秘密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