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在消費市場做大生意,通常就是兩個手段。
第一,壟斷。
第二,聚合器思維。
消費市場的價值鏈條都由三部分組成:供應商,渠道商和消費者。
所謂的聚合器,就是把供應商和渠道商聚合起來。
比如報紙,同時控制新聞的供應和新聞的渠道;比如電視臺,同時擁有廣電網路和視聽資源;又比如緣味奶茶。
為什麼很多年輕人開奶茶店,斥資幾十萬豪華裝修,結果就是開一家倒閉一家?為什麼周不器花幾萬塊錢做的奶茶店,卻能生意火爆?
除了花樣百出的營銷手段之外,更深層的原因就是周不器玩的是聚合器。
別的年輕人,選擇的都是加盟店,加入一個大品牌,然後讓品牌商來提供技術、裝置、原材料和商業模式等等。
簡單是簡單了,輕易上手。可這就淪為了最底層的勞動力行業,現金流都被品牌商透過供應鏈給抽走了,自己連房租都賺不出來。
緣味奶茶則不同,周不器不辭勞苦,帶著當初那幾個兵,辛辛苦苦的跑食品研究所,低三下四地跑供應鏈,還要走關係引進裝置……所有的環節,都是自主可控。
能夠最大限度的壓低成本。
壓低成本還是次要的,這個過程很複雜、很辛苦,把這一系列流程都跑完了,團隊精神就磨練起來了,能力提升了,創業理想也建立起來了。
在才有了後來緣味奶茶店迅速的開遍一所所高校。
這還是傳統行業。
到了網際網路領域,玩法就更厲害了。
尤其是國內。
可以把壟斷和聚合器思維整合起來,那就是無敵於天下了,就像BAT那樣。
比如,百度技術比不過谷歌,市場份額卻是谷歌的3倍。
谷歌更多的是平臺屬性。
&np3、圖片、百科、貼吧、知道等應用,提供更好更直接的使用者體驗。使用者使用百度,就可以把一切上網需求都滿足了,簡單便利。不需要像谷歌那樣,用谷歌去搜尋別人家的服務,還得精挑細選一番。
更典型的是QQ和微信的強大聚合力。
周不器對今日頭條的定位,也是聚合器,內容的聚合器。
傳統的內容平臺,是使用者找內容。
比如搜狐,使用者開啟網頁,就會看到搜狐提供的一系列內容,然後尋找自己喜歡的文章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