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了,各種事很多。
石婧琳忙的焦頭爛額,團購是一波,薇蜜網要搭建,福利版塊也要她負責。
她有點崩潰。
周不器就嘲笑她:“誰叫你攬權的?早就跟你說了,這個專案交給郭鵬飛去做,你非要搶。這是你的思路不假,但你的長處是專案做成後的運營,而不是開發階段。”
石婧琳當然不服氣。
當週的例會上,就表示要把福利板塊的開發工作外包。
不得不說,思路很清奇。
“外包?”
周不器、郭鵬飛、羅濟、付紅亮、甘揚等校內網骨幹人員,都紛紛吃驚。
石婧琳沉聲道:“我都問過了,高校裡有很多博導和研究生導師,都是不停的在外面跑,四處找專案。一部分是跟國家申請研發基金,一部分是跟企業合作,由企業出錢找他們的團隊做專案。”
這不是什麼稀奇事。
在IT領域,除非是唐斌辰這種級別的學生,能夠在導師面前挺直腰板。普通的研究生,基本都少不了被導師壓榨的過程。
每天從早到晚幫導師做專案,結果專案資金都被導師們截留了,他們的收入……一個月就500塊錢的生活補助。
很多人都是抱有深入科研、攥寫國際一流論文的想法才讀研,結果考上之後,才發現根本不是那麼回事。
很多計算機系的研究生讀了三年,一點高深技術沒學到,搞了三年低端的基礎研發,比如用js寫點前端網頁什麼的。
這種模式培養出來的研究生,怎麼跟國際接軌?那些心懷科研夢想的年輕人們,能不出國去尋找深造機會嗎?這就導致越是優秀的學校、優秀人才越多的學校,人才流失的比例就越高。
這是整個學術界的**,性質比官場的**更嚴重。只不過周不器力有不及,表示沒實力改變現狀。
“外包靠譜嗎?”
周不器轉頭,看向了郭鵬飛,這可是位大牛,大一時候就跟計算機學院的博導、李副院長做專案了。
郭鵬飛臉色一正,“不靠譜!”
石婧琳不悅道:“話不能說的這麼絕對,咱們學校不行,是因為咱們學校沒有計算機工程的院士壓陣,可以去找清華、北理的博導……”
郭鵬飛搖搖頭,道:“你也不要把院士看的太高,那些資深院士,都六七十歲了,那麼大歲數,還能跟上新時代的技術潮流嗎?他們早就不適應第一線的研發工作了,主要就是精神支柱,是藉著院士的頭銜四處拉專案,技術水平還不如三十來歲新上來的副教授。”
“呃……”
石婧琳噎了一下,說不出話了。
郭鵬飛道:“我跟導師做過專案,所以我瞭解裡面的內情。博士生、研究生專案都比較水,這也罷了,關鍵是流動性太強了,只顧眼前,以至於他們的程式碼質量和可維護性都不高。如果外包給他們,未來會非常麻煩。”
石婧琳意志有些消沉。
周不器就笑著打圓場,說了下一個話題,“那個網路日記本的專案什麼進展?”
郭鵬飛道:“現在是期末了,學生們都在忙著考試。我的意思是等下個月初,期末考試結束之後再說。”
“那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