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升機不是飛機。
一個是剛體動力學,一個是流體動力學。
這兩種飛行器,在無人機領域,分別有一個專有名詞,前者叫旋翼無人機,後者叫固定翼無人機。
旋翼無人機的操作更簡單。固定翼無人機的操作太複雜了,普通人根本玩不通,一般只能在航模展中可以看到。
不過,從製造技術和飛行技術的角度來說,當然是旋翼無人機更難。
人類最早的飛行器,除了熱氣球,就是固定翼的滑行式飛機了。
所以在北航的航模展中,大多數都是固定翼的飛機。
中航一集團和中航二集團,都是北航的深度合作伙伴,學校裡的院士、教授很多都會給兩家國企提供技術支援,甚至擔任要職。
作為開場首秀,當然要秀一把技術。
來嘗試一下國內無人機市場還屬於技術空白的無人直升機!
“嗡嗡嗡!”
螺旋槳高度旋轉,聲音很大。
隔著幾十米遠,都能聽到那嗡鳴發動機的咆哮聲。
然後,直升機在數千北航學生的歡呼之下,緩緩升空,場面簡直跟酒泉發射中心似的。
北航舉辦的航模展,算是國內技術水平最高的,也有很多同學會用無人直升機參賽。
不同的是,這款無人機體積很大!
從八一表演隊請來的李德瑞老師坐在主席臺上,做親切的解說:“這款是由中航二集研發出的可載重無人機,是全自主研發的新機型。該機機長3.25米,機高1.05米,機寬0.6米,旋翼直徑達3米,最高的飛行高度可達1000米,續航總時間1個小時,飛行距離100公里,可最大載重50公斤……”
這番解說,都給周不器聽愣了。
就把馬平山叫過來,驚詫的問他:“這是吹牛逼吧?”
“載重能力……”馬平山遲疑了一下,搖了搖頭,“應該是吹噓,不過飛行距離和續航應該問題不大,這一塊沒什麼技術障礙。”
周不器皺眉道:“如果航拍的的話,肯定要搭載攝像機,載重必須做到。”
馬平山看他一眼,壓低聲音,“同等條件下,多旋翼的載重能力肯定比單旋翼更強,技術難度也更低。”
“你明年畢業了吧?”
“嗯。”
“首都這邊,還是限制太多。無人機業務要想有更大的發展空間,還是得往南邊走,尤其要靠近港府,方便對外的技術交流,閉門造車肯定不行。”
“去南方?”
馬平山愣怔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