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禮結束,日子又恢複平靜,但這平靜中又讓人心慌意亂,隔壁縣城炮火打得氣壯山河,連待在家裡都感到震動。
據開戰後幾天從河灣縣逃過來的老百姓口述,炮彈脫殼時發出的聲音,就跟狼嚎一樣。
當地老百姓,都自發去幫抬x軍犧牲屍體,集中一起埋葬在烈士林園。
多活了一輩子的楊小娥是知道的,這烈士林園在河灣縣縣城邊上。
上輩子看到報紙報道,裡面躺著數百多名戰士,最大年齡的犧牲時三十九歲,最小年齡犧牲時不到不過十七歲。
二十年後在報紙上看到的烈士林園,每年清明節,全國各地的同志,烈士家屬,學生等都前來悼念。
當然,這還是河灣縣埋的,別的縣城相繼也埋著有,楊小娥都不能往這方面多想,就怕會情不自禁地又掛念張振國安危。
眼下,得盡快給予後勤支援啊!
思來想去,沒啥子辦法,考慮到剛做生意時買了三十多臺縫紉機,但是後來換成了毛衣編織機,所以就沒咋使用,於是,楊小娥把主意打在這方面了。
這屬於楊小娥私人財産,鄧建軍知道了,心裡雖有些不痛快,但也沒咋說。
楊小娥電話給小龍,讓拉拖拉機上村裡拉到縣城,只要是不動蓋房子資金,小龍就樂意去做。
曉得楊小娥這主意,周嬸子齊嬸子心裡很不捨得,可她為了湊資金的事,白天黑夜的想辦法,擔心把嬸子累垮了,就將勸的話嚥下肚裡了。
“等機器賣出去,錢估摸得兩千多塊,我再東西借一點,五千塊錢應該很快湊齊。”楊小娥出門的時候,一臉興奮地對周嬸子齊嬸子說道。
一開始合計一天撥資一千,十八天就是一萬八千塊,但沒地方弄錢啊,沒法,楊小娥改為一天五百塊,先把這幾天物資搞定再說。
楊小娥想著,一臺縫紉機,還沒咋用過,當初買新的一百二十一臺,這會標價八十塊,肯定人搶著購買。
想的挺美,可奈何廣告貼出去,卻沒人上來問。
隔壁縣城打仗呢,大家雖說生活正常,但心裡惶惶啊,這幾天都是把家裡養的動物,能賣錢的賣錢,能殺吃的殺吃,時刻準備著炮火打過來了立刻舉辦遷移。
就算縫紉機便宜,九成新,有這心思也沒那膽子買啊,萬一過兩天就打過來,一臺縫紉機少說得三十斤重,不好帶了逃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