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音未落,沿著崑崙山偏向那極冷而肅殺的聲音聲勢赫赫的向著四面八方散開,連著抬首的李昊與兩位艦娘在內,幾乎偌大的整個崑崙山脈侷限內全部人都聽到了同一句話——
“入我截教者,可習大道三千”
“入我截教者,可習大道三千”
“入我截教者,可習大道三千”
……
聽著這眾多而不知邊界的迴響之聲,李昊心中最後一份榮幸也隨之散失,用著半是呻吟半是無望的聲音喊出了那句話:“有教無類……通天教主啊!”
元豐十六年七月一日,凱旅回朝的顧命大臣李昊因病解僱,而理當由他處理的崑崙山妖道也沒有獲取任何妥帖的處分,載豐皇帝龍顏盛怒,雖然在群臣的告誡下沒有將謀殺頭,但他想要再次踏入政界卻也是沒有大約,乃至便連寧海與平海兩位艦娘都被載豐皇帝強制號令闊別李大吉人,宛若在一夜晚之間這位為帝國人民看好的,有計劃轉變這個歌失敗落後清朝的兩位候選人之一便這麼短命了。
拜此所賜,這位上任時間最短的顧命大臣也受到了整個京城的嘲諷與鄙視,當來自西面接二連三的動靜傳來時,這全部卻又在最短的時間內發生了翻轉.
元豐十六年七月三日,柳鎮蒙受鎮民暴亂,守禦的官員士卒十不存一,倖存者莫不是心膽俱喪一敗塗地逢人便說崑崙山仙人通天之威,也便是透過這些顛三倒四載豐皇帝獲取了崑崙山仙人的“名諱”。
——通天教主。
這還不是完。
元豐十六年七月十一日,以淪陷的柳鎮為中心,大量暴民自覺性的變成組織以“截教通天”的名義攻佔了四周二十一個村鎮,並於二十二日集結了湊近十萬人的佇列向著省會青海進發。載豐皇帝盛怒,連下三道詔書督促西域鎮守與青海鎮守會合剿滅這夥膽清晰天的暴民——他與德意志帝國的軸心協約簽訂已經進入到了尾聲,即刻便能從一個弱國之身踏入強國盟約國之屬,這種時候任何模式的內鬨都是載豐皇帝所切齒腐心的,為了可以完全革除這夥暴民載豐皇帝還向青海鎮守與西域新上任的鎮守下達了死號令:介入暴亂者,同等連累!
元豐十六年八月二日,集結完的十三萬清軍對著已經增長到了二十萬的暴民發動總攻並毫無意外的獲取大勝,剿敵五萬多餘,俘虜湊近十萬,剩下的則是四散而逃。一時間這聲勢赫赫的“截教”宛若便要步入曾經那些先行者們的後塵,便此從神州浩土上煙消雲散。
元豐十六年八月三日,崑崙山,峰頂。
“你倒是捨得,雖然信仰駁雜不一但如何說也都是你的信徒,便如此子全花消完了?”
望向遠方那些猶自殘留哀嚎的念頭,姬光突然說。
下一刻,跟著那道洪亮的劍吟揹負青萍的通天發現在了身邊,神采淡漠的看向遠方的天際:“一群勢利之徒罷了,喚之不來呼之不去,又有何用。”
“你的事情你自己決定。”
這麼說著,姬光看向一側的通天:“青萍可還沾不了太多汙穢。”
“……服膺”
神明輕輕向著自己的塑造者行了一禮,隨後在那洪亮的劍吟聲中消失在西面的天際。
“嗯……果然受到哪些念頭的影響了嗎。”
喃喃自語著,姬光轉身步入已經擴大到十畝的樓閣中。
元豐十六年八月三日,青海省會。
“號外號外,破俘將軍孫太為大破匪民!斬首三萬餘”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虎騎將軍陳冠斷敵退路,斬首二萬餘!”
“徵虜將軍李莫如追敵兩百里,俘虜五萬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