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陪審團支援林克的訴求,但是賠償多少,還是法官做出判斷。特別是陪審團要求的懲罰性賠償。這個數字可多可少。透過社會媒體壓力,也許會可以讓法官做出傾向他們的判決意見。
而馬修建議林克不要對媒體發聲,是因為覺得這次庭審的法官年紀已經很大,對社會媒體壓力那樣的東西,承受能力很強。透過媒體施壓,作用很小。當然,他們也不能完全置之不顧。
他們要先回酒店,不過不僅僅是為了慶祝,還要商討怎麼應對被告的媒體攻勢。同時他們也要防備法官做出的判決遠遠低於林克的訴求。到時候是接受判決結果還是要上訴,林克需要擬定出一個心理底線來。
林克在抱抱保鏢的護衛上離開法院,被記者圍堵時,只說了一句:“我認為陪審團做出了公正的裁決!”
再多的他就不再說了。
在回酒店的陸上,他就接到弗倫和尼爾打來的祝賀電話。原來媒體已經將今天庭審的結果報道了出去。
林克和三個律師商討了一會,然後就散了。他還要留在紐約兩天,兩天後法院就要宣佈判決結果,他也懶得跑來跑去的。
而且酒店外就有大量的記者蹲守,他也不想出門。
不過他不出門,也會有人來找他。
樊仲坤竟然來到紐約了,還特地來到酒店找他。
原來樊仲坤是來參加一次華人論壇的:“我前天到的紐約,昨晚從記者的報道知道你住在這裡,所以就來拜訪一下。”他笑著說。“恭喜你打贏了官司。”
“謝謝。不過還不能說是贏了。”
“但是在我們華人看來,這是贏了!”樊仲坤笑著說。“華人在北美生活不容易。你這場官司能贏,很提氣。”不是華人打不贏官司。而是林克的身份太特別了。
林克笑了笑,沒打算將自己的事太高到一整個美國華人族群的高度。他談起樊仲坤來紐約的事:“華人發展論壇,那是什麼樣的組織?”
其實樊仲坤這次來主要的目的也有想和他談這個事情。聽到他主動
提起,他笑著說:“你也知道,美國華人四百多萬,有很多為了保障自己發展和權益的組織。不過絕大多數都是地方性的組織。但也有好些個華人大型的組織,比如華商會、華聯總會,還有百人會。他們這次聯合舉辦這個論壇,主要邀請各個主要城市的商團,一個是為了聯合美國華人的商業力量,第二個也是為了團結整個華人的力量為華人謀取利益。他們知道我和你關系不錯,就想讓我來和你談談。看你有沒有興趣參加。”
林克心裡瞥了撇嘴,他又不是沒見過其他華人。事實上在漢斯家搬到內達華之前,他就就住在加州。加州的華人是美國中最多的州之一。
漢斯家算是一個中産階層家庭。當時,他作為一個華人孩子,也和其他華人孩子聯絡過,他很清楚,富裕的華人家庭住在富人區,貧底層的華人住在唐人街這樣的華人集中區。富裕華人對底層的歧視雖然比白人要少一些,但那更讓人冷血。
而底層家庭的華人孩子同樣對富裕華人孩子的排斥。
富和窮,雖然都是華人,但那就像是兩個不同的族群。
真的想要將所有華人都聯合起來,將商團聯合起來的作用,林克並不覺得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