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鬥戰勝佛孫悟空佛像> 第十七章 《玉帝登基成九鼎 ,諸神之職各分封》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七章 《玉帝登基成九鼎 ,諸神之職各分封》 (1 / 2)

元始天尊和靈寶天尊本意不願參與爭奪,只是聽憑那道德天尊所言,乾坤之戰結束後是以支援道德天尊的人數便佔了多數,此事就此議定,由那張姓之人來做新的天庭的天帝,命名:“玉皇大帝,”而又選一先天陰氣所化之女為王母,輔佐天帝,為女仙之首。

這真是:“冥冥之中無需爭,命裡若有終歸有,命裡若無終是無,終極尊貴天註定。普世凡人因得到天尊扶植,無名狀成了掌管了天宮的玉帝。”

玉帝、王母得到德天尊之力初獲尊位,一切都聽從其安排,凡遇大事均向天尊請教,對天尊是言聽計從。

又按照天尊的規劃提議依據實現擬定好的封神結果建立了天宮的編制,上有玉帝,中間有文武群臣,那文臣之首安排太白金星,下有各種值守,日月星辰,風雨雷電,還有那陰間,歸於閻羅,海中歸於龍王,各路神仙,各司其職,這早已經有所安排,因此各自歸位,無有障礙,其中不少神仙也成了太上老君的弟子。

道德天尊早有自己的安排,以道為名,立道為教,建立了道教,正式以三清:“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為最高神尊。

天上神族皆需加入道門,尊三清為師,聽三清教誨,方可在天庭任職。地界人族,願意歸從道門修行的,都可加入,習學道法,甄選其中修行有道者參與天庭諸事。

這樣一來,那些本欲修行的人族,一見是有了歸屬,便紛紛來投,加入道門。

而那所選玉帝、王母二人本沒學什麼精深道行,也不會什麼法術,得以掌管天庭帝位,完全得益於道德天尊率領其徒眾的鼎力扶持,二人做天帝,王母,方能依照道德天尊的治理方法治世。

而道德天尊自己卻依舊以三界外的超脫之道教教主身份,在三十三重天安居煉丹,卻能實際執掌天地,完全實現其最初的打算。

新的玉帝首要的一件事準備登基大典,因此是大興建築,安排能工巧匠,把這九重天建成三十三座金碧的天宮,又建七十二重輝煌的寶殿,其中那新的議事大殿靈霄寶殿最為雄偉,高大寬廣,琉璃造就,寶玉裝成,終日霞光萬道,紫氣千條,瑞彩祥雲,繚繞不絕,亭臺玉階,金柱紅瓦,盤龍附鳳,麒麟列立,金鐘銅鼎,朱門金釘,寬闊威嚴,正面中央玉階上,擺放玉帝王母寶座,綻放金光,寶翠屏風,琉璃燈盞,繁花瓷瓶裝點,玉階下,金絲紅毯,供眾文臣武將立於兩旁,是個專門用於上朝議事的地方,寶殿間玲瓏雕畫,紫木迴廊相連,兩旁仙花奇草相伴。

人員安排齊整,天宮建造完畢,玉帝擇吉日在靈霄殿行了登基大禮,天地人神鬼凡有職位者盡皆到齊,天上、地下、海外諸仙,十洲三島仙翁,地仙之祖皆來朝賀。

新晉玉帝華服王冠,在靈霄殿上正襟而坐,王母在旁,接受群臣和天地諸仙神的禮拜。

三清先上前行拱手鞠躬之禮,列首席,而後二神依次問候,然後群臣按職位序列跪拜,太白金星主持大禮。

玉帝統領武將,太白金星領文臣,輔有四禦,又有五鬥、六司、七元、八極、九曜、十都、二十八宿各司其職,分列兩旁,好大排場,十分威風。

在道德天尊的精心遴選安排下,玉帝頒布首道聖旨分封諸神,其中有三百六十五位正神,各司有職,分別是:

“雷部主神雷公、電母掌管雷電,還有雷部風婆催雲助雨護法,而那興雲布雨具體之事便交予了龍王。火部主神歸了火德星君,原火神祝融只管火之神,而不管火之型。水部主神歸了水德星君,原水神共工只管水之神,而不管水之型。鬥部主神,東鬥星官,西鬥星官,中鬥星官,中天北極紫微大帝,南鬥星官,北鬥星官,群星。”

被降伏的參與爭鬥諸妖之中挑選了二十八宿,上古神獸化作星宿的象徵:“東方青龍為:角木蛟、亢金龍、氐土貉、房日兔、心月狐、尾火虎、箕水豹。”

南方朱雀為:“井木犴、鬼金羊、柳土獐、星日馬、張月鹿、翼火蛇、軫水蚓。”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