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算好的日子,三怪使動變化,老大做個如來模樣,老二做個文殊,老三做個普賢,多年修行變化,倒有幾分相像。
三怪變化好,駕雲頭來到金平府上空,只見那金平府因多日無雨,頭領正帶一幫百姓祭壇求雨。
忽然間一陣狂風大作,眾人大驚,向上望去,只見半空中隱約出現三個好似神佛菩薩的身形。
原來,那老大化作如來在雲中不動,老三依照老二的安排,在空中正向那正祭拜的百姓喊話:“金平府百姓聽了,我等是靈山神聖,今見你等祭拜,聽得誠心禱告,特意前來與你等相見。”
那下面的百姓早已看見,只見半空中金光閃現,白雲飄邈,隱隱約約有三個神佛菩薩模樣的人在空中停定。
百姓一見是神佛菩薩顯靈,均以為祭拜感化,哪管許多分辨,急忙連片跪倒叩拜。
老三喊道:“下面的百姓聽了,我等乃是西天佛祖和駕下菩薩,今見你們求雨祭拜心誠,特地於明日安排降雨以解幹旱,只要你們今後好生供奉祭拜,即可年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百姓見這情形,高興激動自不必提,以前從未見那菩薩顯過靈,今日一經祈禱,菩薩便得前來,又開口答應布雨,解救幹旱之苦,當是能滿足盡量滿足。
三怪說罷,未做太久停留,隨即駕雲返回洞中。眾百姓見了又叩拜相送,口稱佛號。
三個妖精的初步的計劃便已完成。
次日,果不其然,天降大雨,幹旱全解,百姓一見菩薩不失言,歡天喜地,都說是真菩薩顯靈,祭拜果然見了成效。
此番變化動作,看來也很順利,於是又等雨多和酷暑之際,依舊照此法行事。
老二提前從龍王處問了風雨日期,然後三人一同變化了神佛菩薩,又事先前往告訴那府百姓,數次一來,那百姓把個菩薩感激涕零,紛紛納上祭拜,只怕菩薩要的少了。又修建了廟宇,送上供奉祭祀。
三怪見百姓感激涕零,祭拜誠意已足,知道時機成熟,是要香油的時候了,便趁這一年正月十五元宵燈會,百姓都齊聚廟會觀燈之際,來到金平府尚上空。
百姓正熱熱鬧鬧觀燈之際,忽見天空上方金光閃耀,一見又是菩薩顯靈,毫不遲疑,紛紛下拜。
只見那三怪中的老大道:“下面眾人聽著,我等保佑金平府風調雨順,家家戶戶安定,此需你府眾人敬獻誠意。”
下面有那膽大的便問:“不知佛爺菩薩要我們如何敬獻誠意?”
老大繼續道:“若要保長久平安,金平府百姓需設立金燈,並且每年足額供獻千斤上等酥合香油方顯誠意。”
百姓只管跪拜應允,那來得及顧得上分辨真偽。
說罷三怪又卷一陣雲,隱遁而去,百姓忙拜。
金平百姓和頭領聽佛爺開口了,都莫敢不從,對於三怪提出的數量一分不少,每年分攤供給,那上等燈油本來産量便少,每年湊得千斤也非易事。
三怪得了香油和祭拜的供品自是不忘去靈山和西海打點一番,從此享得富足,只苦了那奉獻香油的百姓,依舊蒙在鼓裡。
三怪又改了名姓,依據各自做法的模樣叫屬下分別稱其為:“避寒、避暑、避塵大王,自得其樂。”
犀牛精自以為安排的周全,卻未曾想,沒有不透風的牆,未多久,此事便傳到文殊、普賢二位菩薩的耳朵裡。
聽說有妖怪似在冒充他們和佛祖模樣在附近的金平府受百姓納供,二位菩薩很是奇怪,怎麼有人如此大膽,竟然在靈山如此近處冒充佛祖和自己,難道這巡查的金剛沒有發現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