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鬥戰勝佛的寓意> 第二百六十三章 《對詩》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六十三章 《對詩》 (2 / 3)

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聽見叫喚,都跑了出來,看見金蟬子在抬頭賞月,就在左右陪著。

金蟬子想起傍晚時獨自去借宿,受了冷遇,心裡有些感慨,雖然孫悟空進去後,和尚們換了臉色,殷勤款待了他們,心裡總歸還是有些掛懷。

而此刻看見這月華皎潔,玉宇深沉,照得大地分明,他望著明月,不免有些思念故土了。想起那時節,他將出長安城,太宗皇帝撚了一指泥土,放進他酒杯裡,囑咐道:“禦弟啊,你喝了這杯故土酒,可要記得:寧戀本鄉一撚土,莫愛他鄉萬兩金啊!”

往事歷歷在目,唐僧想著想著,心裡湧出些酸楚,望著明月,詠出一首古風長篇詩來:

“皓魄當空寶鏡懸,山河搖影十分全。

瓊樓玉宇清光滿,冰鑒銀盤爽氣旋。

萬裡此時同皎潔,一年今夜最明鮮。

渾如霜餅離滄海,卻似冰輪掛碧天。

別館寒窗孤客悶,山村野店老翁眠。

乍臨漢苑驚秋鬢,才到秦樓促晚奩。

庾亮有詩傳晉史,袁宏不寐泛江船。

光浮杯麵寒無力,清映庭中健有仙。

處處窗軒吟白雪,家家院宇弄冰弦。

今宵靜玩來山寺,何日相同返故園?”

孫悟空聽了這詩句,上前說道:“師父,你怎麼望月懷鄉了?出家之人,何須感慨?其實月相盈虧,是先天法象規律而已。月相到了三十日,陽魂之金散盡,陰魄之水盈滿,所以變得黑暗無光,稱為晦。

“這時候與太陽相交,在晦朔兩天之間,感陽光而有孕。到初三一陽現,初八二陽生,陰魄中有一半陽魂,小的就像是一段繩子,所以叫上弦。到了十五日,三陽完足,月相圓滿,像是團圓了一樣,稱為望。

“到了十六日又一陰生,二十二日二陰生,這時候陽魂中有一半陰魄,又是小的像一段繩子,叫下弦。再到三十日又三陰完足,陽魂散盡,又回到了晦。

“這裡麵包含了先天採煉修行的深意,我們若能溫養二八,九九成功,那時節,見佛容易,回故土也容易了。我也有一首詩,你聽聽:前弦之後後弦前,藥味平平氣象全。採得歸來爐裡煉,志心功果即西天。”

金蟬子聽了,卻不料孫悟空竟然規規矩矩的搭話,當下頗有幾分尷尬,沒想到孫悟空居然有如此慧根。

沙僧瞧出金蟬子尷尬,在旁笑道:“大師兄的話說得很對,但只說了是弦前屬陽,弦後屬陰,陰中陽半,得水之金。沒有說水火相融,全憑土母配合。我也有一首詩:水火相攙各有緣,全憑土母配如然。三家同會無爭競,水在長江月在天。”

金蟬子的詩,是對月傷懷思念故土,不知道何時能到達西天,回歸大唐。

孫悟空的詩,明裡看是講月相與修行,暗地裡卻是勸師傅不要傷感,只要一心西去,就會到達西天,取得真經回歸故土。

沙和尚的詩,表面上也是講月相和修行,裡面卻還有一層意思:修行要想功德圓滿,就要修得水火交融,要想水火交融,離不開土母的配合。暗示要想取經成功,大家就要同心同德,不要各自為是,要“無爭竟”。

取經路上,孫悟空和豬八戒常常像是水火不融一般,爭來吵去地,沙和尚一路上都是在兩人中間做個和事佬。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