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鬥戰勝佛的寓意> 第一百八十八章 《氣死俺老孫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八十八章 《氣死俺老孫了》 (2 / 2)

金蟬子道:“解封通天之路,小僧一人足矣,何須他人相助?小僧鬥膽說一句,佛道兩門,而今不希望小僧有任何差池,縱然沒孫悟空,也自有助力。收孫悟空為徒,不過念在佛門辛苦安排一場,不願拂你們意罷了。”

觀世音菩薩沉吟了一下,道:“我有這一領綿布直裰,一頂嵌金花帽,原是我兒子用的。他只做了三曰和尚,不幸命短身亡。我才去他寺裡,哭了一場,辭了他師父,將這兩件衣帽拿來,做個憶念。你既然收了孫悟空為徒弟,我把這衣帽送了你罷。”

金蟬子道:“承菩薩盛賜,但只是我徒弟已走了,不敢領受。何況,這套衣服,不應該在五行山下就給孫悟空麼?此時才給,卻是晚了。”

觀世音菩薩聞言,臉都綠了,變得自己求他手下一般,道:“他去哪了?”

金蟬子道:“我聽得呼的一聲,他回東去了。”

觀世音菩薩道:“東邊不遠,就是我家,想必往我家去了。我那裡還有一篇咒兒,喚做定心真言,又名做緊箍兒咒。你可暗暗的念熟,牢記心頭,再莫洩漏一人知道。我去趕上他,叫他還來跟你,你卻將此衣帽與他穿戴。他若不服你使喚,你就默唸此咒,他再不敢行兇,也再不敢去了。”

金蟬子聞言,低頭謝了。

那觀世音菩薩化一道金光,回東而去。

金蟬子收了衣帽,藏在包袱中間,卻坐於路旁,誦習那定心真言。來回念了幾遍,念得爛熟,牢記心胸不題。

卻說那孫悟空別了師父,一筋鬥雲,徑轉東洋大海。按住雲頭,分開水道,徑至水晶宮前。

早驚動東海龍王出來迎接,接至宮裡坐下,禮畢、東海龍王道:“近聞得大聖難滿,失賀!想必是重整仙山,複歸古洞矣。”

孫悟空道:“我也有此心姓,只是又做了和尚了。”

東海龍王道:“做甚和尚?”

孫悟空道:“我虧了南海菩薩勸善,教我正果,隨東土唐僧,上西方拜佛,皈依沙門,又喚為行者了。”

東海龍王道:“這等真是可賀!可賀!這才叫做改邪歸正,懲創善心。既如此,怎麼不西去,複東回何也?”

孫悟空笑道:“那是唐僧不識人姓。有幾個毛賊剪徑,是我將他打死,唐僧就緒緒叨叨,說了我若幹的不是,你想老孫,可是受得悶氣的?是我撇了他,欲回本山,故此先來望你一望,求鐘茶吃。”

東海龍王道:“承降!承降!”當時龍子龍孫即捧香茶來獻。

茶畢,孫悟空回頭一看,見後壁上掛著一幅圯橋進履的畫兒。

孫悟空道:“這是甚麼景緻?”

東海龍王道:“大聖在先,此事在後,故你不認得。這叫做圯橋三進履。”

孫悟空道:“怎的是三進履?”

東海龍王道:“此仙乃是黃石公,此子乃是漢世張良。石公坐在圯橋上,忽然失履於橋下,遂喚張良取來。此子即忙取來,跪獻於前。如此三度,張良略無一毫倨傲怠慢之心,石公遂愛他勤謹,夜授天書,著他扶漢。後果然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太平後,棄職歸山,從赤松子遊,悟成仙道。大聖,你若不保唐僧,不盡勤勞,不受教誨,到底是個妖仙,休想得成正果。”

妖仙?孫悟空聞得這二字心中沒得一怒。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