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針字,就是前一人句子的後一個字,要做為後一人句子的前一個字。
淩空子道:“我來前二句:無風搖拽婆娑影,有客欣憐福壽圖。”
拂雲叟接著道:“圖似西山堅節老,清如南國沒心夫。”
孤直公道:“夫因側葉稱梁棟,臺為橫柯作憲烏。”
唐僧聽了,贊嘆不已:“真是陽春白雪,浩氣沖霄!弟子不才,冒昧再起兩句。”
孤直公道:“聖僧是有道之士,大德之人。不必再來聯句,請賜個全篇,我們也好勉強而和。”
唐僧只得也含笑吟道:
“杖錫西來拜法王,願求妙典遠傳揚。
金芝三秀詩壇瑞,寶樹千花蓮蕊香。
百尺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立行藏。
修成玉象莊嚴體,極樂門前是道場。”
這首詩做得好,更是表明了唐僧一心要去西天取經的決心。
四老又是大為贊揚。
十八公道:“老拙無能,大膽再和一首:
勁節孤高笑木王,靈椿不似我名揚。
山空百丈龍蛇影。泉泌千年琥珀香。
解與乾坤生氣概,喜因風雨化行藏。
衰殘自愧無仙骨,惟有苓膏結壽場。”
這詩不但表明了勁節十八公的風格,也說明瞭道家是吐納修煉而求長生,不像佛家是要舍了肉身,死後才能往生極樂。而龍蛇,泌泉等都是道家修煉術語。
孤直公道:“妙啊!妙啊!此詩起句豪雄,聯句有力,但結句太過自謙了,老拙也和一首:
霜姿常喜宿禽王,四絕堂前大器揚。
露重珠纓蒙翠蓋,風輕石齒碎寒香。
長廊夜靜吟聲細,古殿秋陰淡影藏。
元日迎春曾獻壽,老來寄傲在山場。”
這詩說的是道家人寄情山水,與世無爭的無為之術。
淩空子笑道:“好詩!好詩!老拙不才,也不得扯談幾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