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家把地裡所有的莊稼收了, 新翻了地,又種了春季作物後,就開始幹集體的活, 要上工賺工分掙口糧了。
今年, 傅有田和傅有糧兩個頂樑柱另謀出路,不能再上工, 傅家的兩個孫子傅小餅和傅小米得繼續上學,傅小饃已經六歲多了,也要去學校, 傅小飯還可以再等一學期。
所以傅家能賺工分的就只有傅家二老、李秀芝、傅冬月這四個大人, 和幾個孩子課餘的幾個工分。
要擱平時,這麼幾個老老少少的工分是絕對養不活一家子的, 但一來家裡還有老多的糧食,哪怕兩年不上工也夠吃了, 二來, 傅有田去年學了幾個月車, 已經可以上手,他師傅說今年下半年就可以讓他來試著拉貨,到時候就可以拿錢回家, 第三,傅有糧每個月可以拿回二十塊錢, 這可是實打實的錢,比賺了工分再去兌錢和票要實在多了。
所以,哪怕傅家現在上工的人不多, 一家子也沒有半點憂愁。
傅老太從櫃子裡拿了兩塊錢給傅冬月:“帶你三個侄子去學校把名報了,讓他們趕緊去學校待著,別在我眼前晃,煩死了。”
“噯。”傅冬月接過錢,數了數:“娘,臭小子每人學費五毛錢,還剩五毛,是給你帶回來還是咋的?”
傅老太說:“你送他們去了學校後,去供銷社買三斤鹽回來。”
“那也還剩五分。”傅冬月勾了勾手指頭算了數,再說。
傅老太把在地上爬啊爬的傅小雨抱起來,揉了揉小丫頭柔軟的頭發說:“看看有沒有紅頭繩,過個把月你侄女要過周歲了,到時候給她紮個紅頭繩喜慶喜慶。”轉念想到什麼,她又給否了:“算了,一月份總理沒了,全國還在哀悼中,還是不紮紅頭繩了,給她買塊糖甜甜嘴兒吧!”
傅小雨知道今年是多事之秋,總理同志沒了,元帥也會病逝,領袖同志也要仙去,唐山還會發生大地震,巨大的天災,只可惜她還是個不足一歲的黃毛丫頭,哪怕知道歷史,也還是什麼也做不了。
如今是一九七六年了,已經是十、年、動、蕩的尾聲,最是混亂的時候,熬過這兩年,新的時代就要來了,到那時候,大家的日子就會好過多了。
好在她們這離北京很遠,哪怕有再大的變動,對他們的影響也是極慢極小的。
“噯!”傅冬月把事情一一記下,轉身就走。
“冬月。”傅老太喊住她:“可千萬別再和人打架,你也老大不少了,到時候找不著婆家,老孃還得養你一輩子,那多隔應人!”
傅冬月:“……”
她是娘親生的嗎?別是溝裡撿來的吧?
等傅冬月走了,傅老太找出背帶,將傅小雨背在了背上:“寶兒,我們去隊委看看今年在哪養豬,奶也得賺工分給我寶兒買吃的穿的,可不能餓著我的寶貝乖乖嘍。”
傅老頭和李秀芝早早就帶著傅小饃去隊裡上工了,傅老太還沒開始上工,就在家帶傅小雨。
傅小雨摟著傅老太的脖子,笑嘻嘻的喊了聲奶,逗得傅老太笑彎了腰。
她已經十一個月了,還有一個月就滿周歲,已經能喊爸、媽、爺、奶、哥哥,其它的話像飯飯、菜菜、糖糖也會說了,再就是拉粑粑,拉尿尿這兩樣還表達得不清不楚。
在黃土山,十一個月就能說這麼多話的孩子不多見,所以傅老太走到哪裡都會帶著傅小雨,在那些老頭老太太面上可算是出盡了風頭。
誰人不知老傅家生了個頂聰明的閨女,長得白白淨淨,五官精緻,又特別愛笑,對誰都是笑嘻嘻的,只要看到她,再多的煩心事兒也沒了。
因此,傅小雨不但在傅家深受寵愛,在外面也很受歡迎。
這不,傅老太剛走到村子,就有不少老頭老太太來逗傅小雨,手裡要是有個把糖也會很捨得的給塞到她手裡,傅小雨都會回以一個大大的笑,再加一個麼麼噠,完全不嫌棄他們是老人。
老人們雖然丟了口袋裡的糖,但被哄得身心舒暢,一致覺得,要是他們家裡也有這樣一個惹人疼愛的寶寶,估計能活到百八十歲。
可是誰有老傅家好命啊?
不過轉念一想,老傅家待人厚道,一家子人都是實城人,從不佔別人便宜,就拿上次方芳的事情來說,方芳都在外面偷人了,傅家還滿足她的要求,讓她帶走一個孩子,好在傅老二那兩個小子也是懂得好賴的,真跟了方芳那樣的媽走,以後也不會有好日子過。
這事一出,四鄉八村沒有人不說老傅家好的,不少人家的姑娘都想著嫁進老傅家,可是一想到老傅家窮得家徒四壁的,又歇了心思,人再好,肚子也得填飽啊!
傅老太到了隊委時,傅小雨的小衣兜裡已經塞滿了糖,她都有些懷疑她奶走哪都帶著她不為別的,就為了收糖,不然,為啥每次回去看到她滿兜的糖樂得都合不攏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