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天的時間終究有些緊迫,林意很能揣摩兵部和中軍那些大人物的心中所想。
越不在邊軍打仗的官員,升遷或者罷免便越和皇帝的喜怒有關。
這些官員最關心的,自然是皇帝的喜怒。
在那些官員的眼中,即便是洛水城裡所有鐵策軍的生死,恐怕都沒有皇帝的臉面重要。
所以即便要拖時間,也只能在完成軍令,生擒或者殺死那名同泰寺出身的修行者之後,而不能在完成之前拖。
現在最大的難點是確定周玄冥的具體所在,雖說同泰寺那名行腳僧人和兵部的幾名修行者已經設法追了下去,但林意自然不可能將寶押在這幾人的身上。
沒有過多的準備,數輛馬車離開洛水城的鐵策軍軍營,全速朝著巴州木門郡前行。
最前的一輛馬車裡,林意一邊不斷的吃著些東西,一邊卻是在想著,若是換了自己是周玄冥,自己在殺死了那麼多人之後,知道自己必定已經被南朝軍方盯住的情況下,應該往哪裡逃。
殺人一定會有理由,哪怕是濫殺。
而往哪裡逃,也一會有理由。
為什麼要去木門郡?
若是能夠推測出這人的一些意圖,便能更快的找出這人。
......
能否吃飽飯和能否安生的活著,永遠是尋常人最關心的問題。
在權貴眼中如螻蟻一般愚笨的民眾,在這兩樣事情遭受到威脅時,往往卻能產生超出預計的激烈反彈。
有關邪魔降臨的故事傳播的速度比兵部和中軍那幾名有遠見的官員想象的還要快。
這數名濫殺的兇徒的故事迅速產生了數種詳盡的說法,最令官員們不安的一種傳說是,前朝皇帝陰魂不散,帶領著屍兵屍將回來爭奪皇位了。
那數名兇徒便是前朝皇帝的魔將,只要他們每奪取一條生魂,便會多一名屍兵屍將回魂。
這種聽起來當然荒謬的說法,在民間卻還有一種廣泛流傳的應對之法。
陰兵不能吃陽間的食物,所以一定要時刻飽著,陽氣要足,才能避免不被陰兵殺死,奪取魂魄。
這樣荒謬的說法甚至在兩個村莊的不同命運中得到了印證。
在伏虞郡至太谷郡的官道兩側,座落著不少村莊,其中兩個村莊一個叫做古章,一個叫做念印,兩個村莊之間只是隔著一座老橋。
那座老石橋下方的溪流也極小,在春夏兩季尚且不能赤足趟過,但在秋季和冬季,河床上便沒有多少水了,便是直接從河床走過去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