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人民教師是幹嘛的> 作品相關 (1)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作品相關 (1) (8 / 10)

一直到了那塊半坡地,才把背簍放下,掄了掄了胳膊又去幫楊蘭摟草。楊蘭此時正彎著腰低著頭用一塊小鐵片割草莖,季嬋瞧著那片有著鮮豔黃色的漏鬥狀花朵有些眼熟,再仔細看了它自根部簇生的狹長葉子幾眼,驚覺這東西就是後世的萱草,又稱作金針,晾幹後的花蕾用來燉肉極為的美味。她“哎呀”一聲,連忙上前讓楊蘭停下手中動作,因為小姑娘快要割到這群寶貝了!

作者有話要說: 季老師其實是個很敏感的人。

☆、第 5 章

絞盡腦汁跟小姑娘解釋了這花能吃之後兩個人都動手摘起了萱草花,摘的是尚未展開、呈淡綠色的花蕾。對於萱草的栽種從漢朝就有了,只是人們大都是採其的葉子用來制紙,稱為“萱紙”。萱草又有忘憂草的美稱,有一個成語叫做“椿萱並茂”,其中的椿和萱指的是香椿和萱草,香椿的壽命長,萱草使人忘卻憂愁煩惱,因而意為希望父母健在、安康。

這一片長了很多的萱草,現在正是花期的時候,大部分都是花蕾,其中星星點點也開了好多,萱草的花多花期長,生數朵每天卻只開一朵,現在不過是初夏,接下來的好幾個月的時間她都能來採花。

而且,不知道唐朝人對金針買不買賬,如果可以拿出去賣的話,又是一筆收入。季嬋心裡想著,手上的動作也沒停,在採摘了大概一個多小時以後,這一片的可以用來製作金針的花蕾已經被摘去大半,然而她和楊蘭的簍子都滿了,季嬋只好停下手上的動作,讓楊蘭繼續採摘,她先把這兩簍揹回楊家。

雖然都是些花,積累起來也是有重量的,季老師前面一筐後面一筐,萱草花堆出一個尖,幾乎要把她給埋沒了,走路也變得小心起來,生怕自己一個不穩,連人帶筐摔個底朝天,她倒了沒事,糟蹋了這些辛苦採摘的東西就就不好了。

路上遇到了不少農人,季嬋也沒開口讓人家幫忙拿什麼的,一是因為不熟悉,而是唐朝對女子再怎麼寬容也是個封建禮教的朝代,女孩子開口搭話應該不太合適吧?

事實上她還真是多想了,唐朝的確也有男女授受不親的說法,但那僅限於上層建築,下層民眾平日裡是不太注重這些事情的,而且只是打個招呼攀談幾句,於名聲無礙。

楊家門前有一塊石板,本來是昨晚農活楊老爺子歇腳的地方,現在被季嬋給臨時徵用了。掃去上頭的灰塵,從框裡掏出一把金針鋪在上面,盡量鋪密些,畢竟地方不夠大,要晾的又多。旁邊架子上的篩子也用上了,勉強夠了。季嬋有些頭疼的想說等楊蘭那邊採下來的金針估計要浪費了,這沒地方晾啊這。

楊秦氏眉頭一擰,表情嚴肅的看著季嬋問道:“這鮮花兒當真能吃?”

“阿婆。”她十五十六的年紀,叫楊秦氏一句阿婆也是應當的,“這萱草花真能吃,我們那地方都晾幹了煮湯燉肉,藥店裡的醫生都說它性味甘涼,能滋養肺部呢。”

“那好。”

楊秦氏解下腰間的布巾,往架子上一掛,“那你先去把那剩下的揹回來,我去找楊石他婆娘借幾個團箕來。”隨即就出了門。

季嬋應了聲,背起簍筐也出去了。

把裝了半簍的金針花揹回來後,季嬋又出去了一趟把柴火也揹回來了,路上又撿了些,裝了滿滿一簍筐,背帶勒住肩膀帶來疼痛,她揉了揉,估計是蹭紅了。

楊家有口用石頭堆砌的井,年頭很久了,也不知道福及了幾代人。季嬋拎著桶放下,拿起繩子一晃,原本還浮在上頭的水桶側翻過去,眨眼間就下沉了,她再一提,就有滿滿的一桶水用了。

井水冰涼,季嬋洗了手,又拍拍身上的灰,把水潑在纏繞在籬笆上的那株胡瓜上,幾朵嫩黃色的花朵從葉間探出頭來,被突然潑灑來的水打得晃了晃,透明的小水珠滾了下來,地上的泥土被打得濕潤。季老師掀開葉片,只見底下已有了大拇指大小的果實,上頭有著細細小小的刺,底下還墜著耷拉著的花,帶著水汽和清香。

楊秦氏伸手翻著那些花兒,瞧著曬軟了些就收回了手,去編季嬋沒能編完的那個滕匡,滿是皺紋的手靈巧的穿梭動作了幾下,一個簡潔又好看的滕匡新鮮出爐,放下筐子,老婆子又拿出針線簍來,瞧那樣子是要做鞋墊。

樹葉交錯斑駁,日光被剪碎灑在地上,隱隱約約還有知了的叫聲。棚子外幾個半大小子偷偷探頭,以前他們是從不到這裡來的,午時卻聽說她家有個漂亮的小娘子,十幾歲的孩子對於異性有著憧憬和好奇心,這才一窩蜂的來看。

季嬋掰了兩根樹枝,給了楊蘭一支,蹲在澆濕的地上教她寫字,先從簡單的筆畫學起,點、橫、豎、撇、捺、折、提,楊蘭寫得方方正正,樣子十分認真。

她教的是五六年級的孩子,這階段的孩子是個矛盾體,一方面他們受了幾年的教育讓他們覺得要尊重老師,另一方面他們又覺得自己長大了要有自己的思想不能一律聽從老師的話,他們學會了頂撞,學會了在課堂上玩手機,他們開始認為學習不是自己的事,而是為了家長和老師,對於這一類的學生,季嬋引導他們,讓他們學著發現自己的錯誤,一味嚴厲的懲罰只會讓孩子愈加叛逆。

要讓他們自己思考,這就是季副主任的教育方式,這樣的方式即使是在這裡也是適應的,季嬋她不想讓楊蘭只會依葫蘆畫瓢,而是要學會運用自己所知道的例舉出更多,只是現在還不急,現在更重要的是為她打下基礎。

季嬋不知道自己教會她知識是對還是不對,畢竟古代人總認為女子無才便是德,認為女人只要生育孩子,侍候公婆丈夫、操持家務就行了。然而季老師是受過現代教育的,在她認為,無論是男女,都應該有自己的思想,缺乏知識以及由知識支撐的能力會造成依賴,而這種依賴則是將自己的一生交到了別人的手裡,任人拿捏,沒有逃脫的機會。她自己不想有這樣所謂的命運,也不希望楊蘭有。

就算楊蘭嫁人做了一個古人眼裡的“賢妻良母”,季嬋也希望她運用知識,盡管活在規矩裡,也要如魚得水。

習了好一會的字,季嬋再和楊蘭去放牛,這回回來的時候季嬋多背了一筐木柴還多撿了幾個蛋,她又往蘆葦蕩裡鑽了鑽。楊家僅有兩只雞,都是母的,配種都還是借的別人家的公雞。其中有一隻已經在抱窩了,而另一隻則是在生蛋,估計過不了多久也要抱窩了,楊蘭每天都要給它們撿蟲子來喂,喂得兩只雞看起來羽毛蓬鬆,毛色油光發亮的。

季嬋為自己燒了一壺熱水,兌在桶裡,舒舒服服的洗了個熱水澡。她本人是極為懼怕寒冷的,是以無論天氣又多熱都是洗得熱水澡,來到這裡楊家人為了省柴火都是拿冷水擦身了事,第一天她二話沒說也洗冷水,然後第二天早上立馬去拾柴火。

金銀花收到灶臺用餘溫繼續烘幹,今天晚上楊家人都早早歇下了,就連平時都要縫補些衣服的楊秦氏都睡了,至於季嬋,她今天做了些體力活,又洗了熱水澡,早就睡得打鼾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