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人民教師指的是哪些人> 作品相關 (2)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作品相關 (2) (8 / 8)

楊蘭慢吞吞的放下了拿著樹枝的手,雙眼緊緊的盯著他,小聲的回道:“是季阿姐教我的,她可厲害了,什麼都會。”或許是想起了什麼,楊蘭用手裡的木枝去撥旁邊的那堆灰燼,從裡頭掏出一個烤好的芋頭,把灰拍掉了遞給了少年,怯生生的問道:“你要吃嗎?”

小姑娘口中的季阿姐應該是那位季小娘子吧?通曉演算法、又善農事,倒是個妙人。少年若有所思的想道。隨後微微一笑,也不嫌棄那又是灰又是土的烤芋頭髒,柔聲道謝後接了過來。

並不多待,一行人很快就離開了,楊蘭和季嬋看了一會兒地,直到天近黃昏也牽著牛回了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楊秦氏病了。

她本來年紀就大了,又因為楊蘭的父親去世後為了這個家裡裡外外的操持,忙得厲害,就算後來季嬋來了幫了不少,卻也只是勉強休息了幾回。起因只是夜裡發熱,她以為是小病小痛,也就不當回事,也沒有跟家人說更沒有請大夫,只是一味的拖著。卻不想像她這樣的年紀,哪怕只是一點點小病也是要命的。

她的臉色有點發灰,平日裡最注重儀表的人此時側躺在席子上,頭發亂糟糟的只是隨便用發巾裹了,眼睛也睜不大太開了。

季嬋看得心驚又心酸,驚的是對方的身體情況是真的很差,就連她一個外行人都能看出不好來,酸的是對方再也不是那個能夠抓著她給她挽發髻的人了,這個慈祥的老人就像一棵看著蒼翠崢嶸的松柏,矗立在懸崖峭壁上,明面上生機勃勃,實則根部的土壤在雨水的沖刷下有如指縫裡的沙,一點一點的流走,直到什麼都不剩了,再直直跌落。

村子裡的大夫一早就過來看過了,觀其臉色瞧了舌苔又翻看了眼瞼,卻也是搖頭開了幾副溫養的方子,其餘的卻也不多說,而是讓楊家人先行備好後事,他也是無能為力了。走的時候只要了藥錢,看病的錢卻是一分也沒拿,都是同村的人,他也知道楊蘭家的難處,能幫一點是一點吧。

大夫叫楊朗,是東市裡一家藥鋪的坐堂,也算是有些名氣,年紀大了就不再在藥鋪當值了,而是回楊家村頤養天年。然而他雖然退休了,平日卻也不得閑,時常揹著個草藥囊去村裡的人家幫人看病,經常都是象徵性的收一點錢,也因此得了個善人的稱號。

楊朗的醫術或許不是最佳的,但基本上代表了整個唐朝的醫療水平,如果他救不了的,換了其他大夫也一樣,而醫術更為精通名氣更大的要麼被官府請走,當了李二的醫療隊禦醫,吃公家糧;要麼進了太醫署收徒弟,成了福利更有保障社會地位更高的醫學系老師。這些人大多都不接私活,一旦接私活的話,收的醫藥費能讓富貴人家也傾家蕩産,這樣的人,楊家顯然是請不起的。

所以楊秦氏的病,從各方面來說,是沒得治了。

如果當初她發熱的時候能夠引起重視,請大夫來看病問診,喝一兩副退熱的藥,說不定還能多活上兩年,而不是小病拖成大病,進而引發身體進一步惡化和衰竭。然而可惜的是沒有如果,這世界上根本就沒有後悔藥可買。

楊蘭家的屋子裡,楊老爺子在房角獨自站了良久,隨後一句話也沒說抹了把臉出門。他要去找木匠訂張床榻,地面那麼涼,總不能讓這個陪伴了他一生的人臨死前還要受那份罪。

床榻並不像後世那麼花俏,這時候的榻還只是一張扁扁矮矮的架空方形臺子,做起來也快,只是馬上要卻沒有。

楊老爺子去的時候木匠剛從山上拉下來兩棵合抱粗的樺木,去頭去尾再砍掉分枝收拾得十分幹淨,木匠蹲在地上,仔仔細細的打量著這兩塊整木,估摸著能做什麼幾件大料,剩下的邊角能掏出什麼零碎小巧的東西。

“勇郎。”楊老爺子喊他,沙啞的聲音嚇了在院子的木匠一跳。木匠叫楊勇,是個二十幾歲的青年,家裡只有一個老爹,他家之前窮,拖了好幾年還沒討上媳婦。楊勇的手藝是十七歲的時候從他的大伯那裡學來的,他人細心又學了好幾年,是以做活十分精細,特別是上頭的雕花雕得栩栩如生,村裡村外的都愛來他這兒打傢俱,漸漸的也有了名氣,也攢下了些銀錢,最近上他家提親的媒婆能把門檻踏破,卻都被楊勇拒絕了。

他家雖然和楊蘭家沒什麼來往,但都是一個村裡的,抬頭不見低頭見,所以他看見楊老爺子還十分熱情的招呼道:“原來是成阿翁,快!快進來坐!”

楊老爺子道:“不了,我是來讓你打個木榻的,還有……打口棺材的。”

楊勇吃了一驚,把人往屋子裡迎,一疊聲的問:“這是怎麼了?是誰家出了事?”

楊老爺子坐下來了,這一天的經歷讓他看上去蒼老了不少,盡管他的發依舊只是花白了一半,眼睛卻褪去明亮變得渾濁,整個人變得黯淡無光,端起水的時候整個小臂都在微微顫抖。“是你秦阿婆,大夫說留不了幾天了。”

楊勇和他老爹坐在一旁,問了前因,楊老爺子一一說了,最後眼眶都紅了,楊勇安慰了幾句,老爺子也知道此時情緒外露不妥當,喝了水閉口不再談這件事,只是顫聲道:“木榻和棺材都漆成黑色的吧,花樣就不要雕了,做得簡單些。”他沉默了一會,“木榻先做,到時候還得麻煩你幫我送過來,至於打傢什的費用,你現在先清算清算,我一道兒給你。”

楊勇言說不用,楊老爺子執意要給,兩人來來回回了幾趟,最終楊勇還是收下了,他念了一遍老爺子要的東西,給他扣掉了幾文錢的零頭,收了個整數。

楊老爺子從木匠家出來的時候天已經快黑了,楊勇借了他一個燈籠照路,偶爾有遇見的人都停下來勸慰他。他家的事整個村裡頭都傳遍了,人們的同情和安慰像潮水一樣向這個家湧來,她們在讓別人看開的同時,卻也將楊秦氏判了死刑,似乎沒有一個人認為她會好起來,盡管她們嘴裡都這麼說。

作者有話要說: 13號返校14號開學,這兩天沒有辦法更新。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