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61章 (2 / 2)

蘆蒿別人已經洗淨放到一邊了,季嬋把東西拿過來,擇去葉子只留莖幹,掐成小段後複又洗了一遍。臘肉切爆片下鍋爆香,再倒入蘆蒿煸炒,因為臘肉已經有鹹度了,鹽只需要放一點就夠了。

等她們做菜的時候已近黃昏,迎親的隊伍也整裝待發。季嬋偷偷往外頭望了一眼,新郎楊勇穿著紅紗單衣、白內裙和黑靴子,又抱一隻鵝,帶著儐相、一輛裝飾好的迎親花車,再糾結幾十號的壯漢,沿著村裡的大路走去迎親。看起來不像是去結親的,反倒像是火拼打架去了一樣。

季嬋看得新奇,卻被王嫂子抓回廚房,畢竟是還未出嫁小娘子,這麼探頭探腦的可不行。

太陽西斜,楊勇走了也就兩刻鐘的時間,就到了新婦子徐依香的家,徐依香的家境要比他好得多,大伯做過八品小官,雖然已經退休在家了,但生活水平也是小康之上,至於為什麼把侄女嫁給一個木匠,那也簡單,看準了他吃苦耐勞,努力的性子。而且高娶低嫁,徐依香能把持得住丈夫,想要納妾也沒那條件,她也不求大富大貴,只要日子過得不糟心就行了。

在當時的唐朝,也沒有人家會嘲笑楊勇吃軟飯,徐依香秉性溫和,這樣的一對小夫妻,日子只會過得越來越紅紅火火。

唐朝的迎親可沒有後世那麼容易,平民百姓尚且好些,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只會更繁瑣。有文采學識的進門還要要念催婦詩,過五關斬六將,一路吟詩進門,獨屬於唐朝的浪漫和熱鬧,堪稱佳話。

徐家的大門開啟,楊勇要先受姑嫂用大棍子一頓好打,做人家女婿的只能躲閃告饒,不能生氣更不能還手,帶過來的幾十個、大漢只管看熱鬧叫好,也不能上前幫忙。

就連新郎手中的大雁也有一份甜蜜的寓意,大雁忠貞,一生一世都只有一名伴侶,又有比翼雙飛的意思。等奠雁禮過後,新郎要把大雁放生,愛護動物人人有責嘛,至於楊勇手中用來替代大雁的鴨子,也要放生。

等到入夜,楊勇家都點起了燈籠,明晃晃的特別亮,來往的客人很多,每個人都笑臉盈盈的,帶著祝福和賀儀。而後吹吹打打的聲音傳來,眾人回過頭一瞧,原來是新婦子坐車到夫家大門口了。

停下車,侍娘挑開車簾,從楊勇家門裡湧出一群婦女來,人人手持一塊氈席鋪在車下,後麵人依次鋪開成一條路,直引進家裡大門。徐依香身著深青色的外袍,素紗的連體內衣,頭罩同色蔽膝,大小腰帶、襪子、布鞋也都是深青色的。她下了車,踩著氈子上走過去,身後就有人把踏過的氈席拾起來,小跑著繼續往前鋪,要保證新婦子從車上下來一路上都腳不沾地。

王嫂子喊人提來三升粟把石臼填滿,再用用三斤麻把窗子塞上,拿一張席子把井口蓋住,大門門楣上還要放三支箭,新婦子就從箭下走過去,一邊的小孩都看得新奇,可惜季嬋在廚房,不然又是一番感嘆。她這個時候是真的騰不出手來,餐後的點心因為量少,王嫂子就全交給她負責,自己則是領著幾個婦女出去做其他事宜。

季嬋這道甜點做得比較精細,樣式也好看。提前泡發的紅棗劃開小口取出果核,果肉放在一邊的盆裡頭備用,糯米粉多次加入少量的冷水揉成團,揪起一小團搓成橢圓塞入棗腹中,然後上鍋蒸一刻鐘左右。紅糖加水如果熬煮成糖水,澆在蒸好的棗子上,再撒上一小撮幹桂花。

棗子軟糯黏甜,又帶著桂花的香氣,季嬋把擺盤之後剩下的分給王嫂子吃了幾個,引得她嚷嚷著要跟季嬋學幾手,“這樣的巧思,便是賣食的店家也想不出來,雖然麻煩了一些,用料倒是簡便。”王嫂子感嘆道。

季嬋笑了笑,將做法說了一遍教給她,而後心裡頭也琢磨著要不要把這道菜列入菜譜,做以後更新之用,畢竟菜式如果不推陳出新,一味的賣哪幾樣,生意怕是要被別人給搶走了。

吃完宴席,人們都圍著火堆載歌載舞,季嬋不懂這些,也不習慣去湊這個熱鬧,就找了藉口躲了出來,只是讓她沒想到的是,竟然會遇到他們。

她隱匿在門後,眼睛盯著牆外的那一簇枯藤,底下站著一男一女,燈光灰暗卻仍然照出那兩人的模樣來,恰巧她都認得,一個是今日送新婦子過來的徐家女兒,一個是她所謂的未婚夫——歐陽永傑。

季嬋眯了眯眼,不動聲色的聆聽著他們之間的談話。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