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房子只有三四平米大,兩個人站在裡面都難以轉身,房子正中是一個簡陋的鐵皮爐,一角放著個大木桶,木桶邊是一個兩層的小板凳梯,要踩著它,才能跳進木桶。
木桶裡面也有個小板凳,這樣,人就可以坐在木桶裡浸浴了。
何田用木盆裝了點雪,把雪倒進木桶,讓易弦和她一起把木桶傾倒,抓了把幹草擦洗幹淨。
木桶一側,距離桶底十厘米高的地方有個圓木塞,塞子中間釘了一條繩子,桶上的繩子拉開,水就能流出來。塞住圓洞的木塞周圍粘了一層皮革,皮子泡了之後會發脹,塞滿圓洞和木塞之間的縫隙,所以不用擔心木桶漏水。
放木桶的位置,一塊地板上也有條繩子,拉住繩子用力一拉,這塊木板就開啟了,一陣冷氣撲面而來。
何田讓易弦把木桶豎起來,慢慢移動,直到桶側面那根繩子對準這塊能開啟的木板。
要放水的時候把地板上的木板拉開,再拉開桶上的木塞,髒水就能從這裡直接流出屋子外面。
她們給爐子升上火,蓋上爐蓋,慢慢地先讓屋子熱起來。
兩個多小時之後,何田用細棉布給易弦縫了兩套“式樣最簡單”的內衣,陶盆裡的面團也發起來了。
剛揉好時只比拳頭大一圈的面團現在幾乎把整個陶盆都脹滿了,麵粉發酵後特有的香味也出來了。
何田告訴易弦,“現在,可以燒水了!”
易弦提了兩桶水去燒,何田給手上又塗上一層油,開始做饅頭。
她一抓起面團,面團拉起一條條銀絲,面團迅速縮小了一圈,面裡全是小孔,散發澱粉發酵的特有香味。
何田重新把面揉成一團,分成兩份,一份切成八塊。她在竹蒸籠裡墊了塊浸濕的籠布,把八個小饅頭均勻擺放好。
剩下的這一份,她打算做成稍微特別點的饅頭。
洗澡的木屋裡,易弦的水也燒好了一壺。
她按何田說的那樣,先從牆上取下木桶蓋,蓋在桶上,再把熱水從桶蓋上的圓洞注入桶中。這樣,熱熱的蒸汽就能盡量留在桶裡。
然後,她燒上第二壺水。
何田說,要差不多三四壺水。
易弦把第二壺水也倒進去的時候,何田端著一籠饅頭來了。
這時饅頭又重新發了一次,已經比剛揉好放進蒸籠的時候大了很多。
把水壺換成鐵鍋,加入水,放上蒸籠,水開之後再蒸上差不多十分鐘,澱粉食物特有的香甜氣味和蒸汽一起彌散在小屋中。
這籠饅頭蒸好了,像一群擠在一起的胖嘟嘟的白兔子。
這鍋水倒進去後,何田試了試水溫,“現在差不多就可以洗了!再加一點涼水就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