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弦抱著她不放,看看小麥,對何田笑了,“它肯定是聞到什麼不一樣的氣味了。”
“什麼氣味?”
他看著她笑,又摟得緊一點,“你說呢?資訊素呀。”
何田揚起手輕輕在他臉上拍一下。他就不敢再放肆了。
易弦想為小麥減輕些單身狗的痛苦,他讓何田在一旁指導,給小麥做了個狗窩。
這個狗窩可挺高階,建造方法完全和蓋一間木屋是一樣的,不過用的木頭尺寸小很多。
何田猜易弦是想學怎麼蓋房子,先用個小模型練練手。
狗窩建好了,放在門廊上,可憐的小麥被趕了出去。不再擁有隨時可以進屋子的特權。它現在已經長得和成年獵犬幾乎一樣大了,撐壞了兩個籃子,早就該搬出去了。
可它還是氣憤地抗議了幾天,還對造狗窩、把它搬出來的易弦不理不睬。
曬好的果幹一收,就可以出發捕鮭魚了。
他們還做了兩個自動餵食機器,放在養兔子鴨子的窩棚裡。
自動餵食機是利用古代滴水計時的原理做的,用支架吊起幾個竹筒,水滴漸漸從大漏鬥滴進下方的竹筒,當竹筒裡的水滿到一定高度,竹筒就會傾斜,把水滴進下一個漏鬥,再滴進下一個竹筒,最後倒下的竹筒倒出的水流會推倒一根竹管,管子裡的小球沿著管道滾下去,碰翻一個開關,裝著飼料的竹筒就會把一天份的飼料倒進籠子外面掛的食槽裡。
這方法雖然笨,但是管用,又好做。
“你們這幾天只能吃幹草料了!”臨出發前一天晚上,何田和易弦又給鴨子兔子們加了頓蛋白質豐富的食物,窩棚裡一字排開五個自動餵食機,都快沒下腳的地了。
第二天一早,他們牽上大米,帶著小麥,揹著帳篷工具,出發了。
其實,比起鴨子兔子,何田更擔心的是家裡的各種作物。小米,土豆,紅薯是今年冬天的主糧,蘿蔔和胡蘿蔔還有大白菜是冬儲蔬菜,還有捲心菜,辣椒,番茄,黃瓜……哪個看起來都是非常可口的。
雖然圍上了籬笆,掛上了風鈴風車,但是誰知道他們不在家的這幾天,會不會有什麼不請自來的客人跑到田地裡大吃大嚼。
“有一年,我和奶奶去捕魚了,回來的時候小米地全被翻起來了,來了野豬。那年冬天只能用蘿蔔當主食。”何田憂心忡忡。
易弦問,“怎麼用蘿蔔當主食呢?”
“把雜米泡上一夜,和切成粗塊的蘿蔔一起蒸,就是蘿蔔飯。蒸熟的蘿蔔軟軟的,辣味被雜米吸走了,有時還會被黑米紫米染上顏色,配著燻魚吃……”何田笑了,“其實還挺好吃的。”
易弦本來就是要逗她開心,“那我們今年也做一點吃。”
“好。”
他們還是從藤橋過河。
這一次過橋時,大米知道這橋是安全的,雖然還是害怕,在橋心晃晃悠悠地站了一會兒,還是順順利利過了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