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易弦的話,他只能更詳細地描述這種食物吃起來是什麼口感和味道,還有看起來什麼樣子,至於裡面放了什麼,是蒸的還是烤的,他可說不出來。
何田取出各種各樣的食材,站在爐臺前凝思,易弦悄悄笑了。
編藤索又累又無聊,讓何田休息一會兒,給大家做點好吃的,不是一舉兩得麼?於是,他就想了個沒那麼容易做的東西。
何田想了一會兒,心裡有數了。紅豆、栗子是現成的食材,糕是半透明的,那一定是用了澱粉,這個她也有。就連帶點花香的澱粉她也有——那罐玫瑰藕粉現在應該能吃了吧?
何田先取出一些紅豆,放在小鐵鍋裡煮一會兒,擱在屋子外面,再換個鍋煮上栗子,加一把草木灰。
栗子煮滾時,她把紅豆鍋拿回來,鍋裡的豆子已經凍成冰坨了。再放到火上加熱,大火煮沸,煮上二十分鐘,豆子皮就都破了。
這時栗子也放涼了,撈出來用冷水一沖,很容易就把栗子上帶著絨毛的那層棕色的皮剝下來。
紅豆鍋再煮上十幾分鐘,豆子就全煮成軟軟爛爛的了,這時放上白糖,輕輕攪動。
現在再煮栗子。煮上二十分鐘,栗子變得用筷子一戳就裂開了,露出的質地是粉狀的,就煮好了。
煮熟的栗子放涼,先擱在一邊,先炒紅豆泥。
炒紅豆泥之前,何田先用一隻竹篩子將豆泥過篩。豆泥放進篩子裡,用木勺輕輕來回刮動,細膩的泥從篩子裡漏下去,留在篩子裡的,就是帶著豆子皮、梗的粗泥。何田自己平時做紅豆團、紅豆餅的時候可沒這麼講究,但是聽了易弦描述“紅豆栗子糕”的時候說到“入口即化”的細膩口感,她覺得很有必要過篩。
粗豆泥也不能浪費,先收起來儲存著,做小米粥的時候放進去一勺不也是美滋滋的?
篩好了豆泥,何田在火上放上煎鍋,慷慨地挖了一大塊野豬油放進去,小火把油燒熱,加進去紅豆泥,不停翻攪,再不時加入一些白糖。
只一會兒工夫,整個屋子全是甜味。
她炒好了紅豆泥,自己嘗了一小勺,覺得細膩度和甜度都不錯。
易弦嚷嚷,“讓我也嘗嘗!”
何田又挖一勺遞給他,他細細地品了品,“很好!”
何田受到鼓勵,又接著做栗子粉。
把煮得軟糯的栗子放進碗裡,用勺子壓扁,碾碎,也過一次篩,加上一點溫熱的豬油調和成質地較幹的糊。
然後,何田鋪上案板,先豪放地在案板上撒一層土豆澱粉,用松鼠毛刷子刷平刷勻。案板上灑了這層澱粉,就不容易粘住接下來要用的各種面團了。
何田在手上塗上油,把栗子糊放在手裡揉成一團,用塗了油的擀麵杖擀成大約兩三毫米厚的薄片,她在薄片上放了一片平時當小案板的木板,沿著木板邊緣用刀把薄片切成長方形的兩片。然後,先在一片栗子粉皮上均勻地鋪上一層紅豆沙,再把另一片蓋在上面,用剛才做模具的木板輕輕壓實。
現在,這點心的雛形已經看起來挺精緻了,不過何田還沒完工呢。
她取出裝玫瑰藕粉的竹罐,開啟聞一聞,玫瑰花的香味已經滲入藕粉了,至少聞起來是這樣,不知道吃起來怎麼樣了。
何田用勺子取了小半碗藕粉,把其中的玫瑰花蕾挑出來,用手指一撚,花蕾就碎裂了,她留下完整鮮豔的花瓣,剩下的花蕾的花萼、花心、花蕊全都丟棄不用。
之後,她在碗裡慢慢加入滾水,一邊加,一邊用筷子攪動碗中的藕粉。
她只加了一點水,藕粉現在看起來只是凝成了一個個大小不一的疙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