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睜開眼睛,伸手在地上摸索了一會兒,還沒找到衣服,手臂又被易弦拉進被子裡。
他伏在她身後,把臉貼在她頭頸之間輕輕蹭,輕聲問她,“你要去哪兒?”
“下雨了。我想出去看看。”
“看什麼呀,小米都收了,菜園裡也沒剩幾顆菜了。”易弦說著半撐著身子,也伸手摸索,“你累不累?再睡一會兒?”
這一睡就睡到了快中午。
何田再睜開眼睛,天光已經大亮,隔著壓花紙牆,光線倒不刺眼,一時分辨不出是天還陰著,還是其實她醒得並不太遲。
她揉揉眼睛,翻個身,易弦推開紙門進來了。
兩人半躺著說了會兒閑話,才開始這天的工作。
吃完早餐,易弦趕著大米,把小米地給好好犁一犁,那些還留在地裡的小米葉稈都是上好的飼料,抖掉泥土,紮成一捆一捆掛在架子上曬幹,幹了之後就能收緊幹草窩棚中。
地犁完了,再撒上秋肥,重新翻一遍,覆蓋一層土壤。
冬天的雪會給土地蓋上厚厚的棉被,來年開春,土地就又肥沃又濕潤。
菜園裡的土豆、蘿蔔、紅薯、紫薯也可以全刨出來了。胡蘿蔔倒是可以再等等,第一次霜凍之後再挖出來。
土豆按大小分揀好,選出最優秀的妥善儲存在地窖裡,準備作為明年的塊莖。不完整的,挖出時被鏟子割傷的,通通扔進一個大藤筐裡,抬到山澗中,讓水流沖洗。
紅薯和紫薯也一樣處理。
吃過午飯後,太陽出來了,金光照在樹林中,許多葉片在不知什麼時候已悄然變成了青黃色,金黃色,橘紅色,棕紅色。
何田和易弦把洗淨的土豆紅薯提出來,放在給幫工們開飯的棚子下,兩人對坐在桌前,何田給土豆們削皮,易弦把土豆切成塊。
切好的土豆倒進大攪碎機裡,給大米一根小胡蘿蔔,讓它拉著橫杆不停打轉,往攪碎機裡加上水,攪碎的土豆就滲出白漿,流進接在機器下面的木桶裡。
含有豐富澱粉的白漿靜置過濾之後,就能進一步製作各種土豆粉條粉絲了。
紅薯如法炮製。
紫薯是今年收獲的新品種,甜味並不會比何田一直種的紅心紅薯甜,只是顏色特別。
因為種的不多,何田沒捨得用來做澱粉。
他們在室外的大灶升起火,壓粉條機架在鍋上,鍋裡煮著沸水,一團團雪白的澱粉團挨個擠壓成粉絲,紛紛落入鍋中,稍微一煮,撈起來,掛在架子上放在太陽地晾幹。
這場秋雨過後,啾啾唧唧的蟲子漸漸銷聲匿跡,林子裡似乎一下安靜了很多。
今年的秋收,多了一樣要收獲的食物——蓮子。
何田和易弦劃著船,到下游的支流河道和池塘採集蓮蓬。
夏季時碧綠的荷葉也像林中其他葉子一樣,黃多綠少,彷彿林子中的秋意渲染到了河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