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就是耐心地守候。
不過,以最近野鴨群飛過天空的頻率來看,他們應該不用等太久。
果然,二十分鐘後,一群野鴨飛了過來,在池塘上方盤旋,它們看到了同類正悠閑地落在池心一邊覓食一邊談情說愛,正要降落時,“嘭嘭嘭——”
幾聲巨響帶著□□氣味在空中炸裂,幾只鴨子懷著對池底肥美蟲子和美麗母鴨子的憧憬從空中墜落。
“看來不用啃幹煎餅了。”易弦笑著跳出掩體,跑去撿獵物了。
他們這次打到了四隻野鴨。全是公鴨子。
他讓何田去準備午飯,自己繼續守在掩體中打獵。
何田把那隻木笛從脖子上摘下來,遞給他,“每隔十幾分鐘吹響一次。它們很笨的,一會兒又會有鴨子飛來。”
這片沼澤沒有太多高大的樹木,又臨近河邊,風很大,風聲把槍聲吹散了,視野又開闊,確實是非常適合打野鴨的地方。
易弦接過木笛,像何田那樣含在唇間吹了幾聲,突然臉紅了。他捏著笛子看了看,正在發怔,頭上又傳來鳥鳴。
鴨子確實很笨。
它們又來了。
何田在風向適宜的地方,在幾塊石頭邊做了個灶。
石頭上有煙燻的黑印,顯然是她從前就用過的。
她折斷周圍的蘆葦當做柴火,很快升起了火,架起了鍋,燒上一鍋熱水。
她選了一隻最肥大的野鴨,洗剝退毛,取出鴨肝和鴨胗,把其他內髒丟棄了。
儲存了一冬天的這幾顆洋蔥都長出了十幾厘米的芽,綠油油的,何田切下這些芽,把洋蔥剝皮洗淨,切成小細丁,換上油鍋,把鴨子的脂肪切成小塊扔進鍋裡和洋蔥粒一起翻炒,炒到洋蔥金黃時,加上鹽和糖,把燙熟的鴨肝用鏟子壓成碎末,加一點水,小火燉一會兒。
鴨肝和雞肝的味道稍有區別,但是做出的醬依然美味。
已經涼了的小米煎餅包上鴨肝醬和洋蔥芽,香甜酥脆。剩下的鴨胗剝去外面的筋膜,放在鍋裡慢慢燉上,等下午回家時,剛好可以當小點心吃。
作者有話要說: 終於回到家了。吃了晚飯就開始胃氣痛。唉,自從幾年前得了腸胃病,才知道能好好吃一頓飯竟也是非常幸福的,所以,一個多月前,當我在社交網路上連續看到幾個妹子要什麼“不吃晚飯”“不吃碳水”“過午不食”……我就想搖晃她們肩膀大喊“別身在福中不知福!”“你清醒一點!就算你餓瘦了也是個醜瘦子!”“等你餓出病了你就知道吃飽飯是種福分了混蛋!”——這,就是我寫這個文的初衷。
今天也祝大家用餐愉快,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