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煮了一鍋水,把泡發的香菇、山菌、一片幹辣椒、一個曬幹的小番茄扔進去,湯水煮成橙黃色時,再把整條魚放進去煮大約五分鐘,當魚的鮮香滿屋飄散時,投入一把土豆粉條。
魚湯盛在碗裡,再灑上幾粒蔥花和一點鹽。
湯汁酸辣鮮香,魚肉鮮嫩可口,土豆粉絲滑溜溜的。吃完一碗,全身暖洋洋熱乎乎的。
吃完午飯,風雪更大了,天地間灰濛濛的,看不清窗外的景色,只能見到翻飛的雪花。
何田坐在爐火前,織補漁網。
河面凍上了並不意味著不能再捕魚了。可是她的漁網,恐怕要等到來年春天才能用了。
要是奶奶還在的話,她們可以在河面上鑿兩個洞,用細竹竿栓上漁網,一個人把漁網和竹竿從一個洞放下去,等水流把漁網帶到另一個洞口附近,另一個人拉住竹竿,把漁網從這個洞口拉出來,取出竹竿,把漁網上的木頭浮子固定在兩個冰洞邊上,放上三四天。漁網靜靜在還依然流動的河水深處飄蕩,就會有魚兒自投羅網。
幾天後,兩人再用同樣的方法把網從一個洞拉起來,就能捕到魚了。
可是現在她只能靠自己了。
傍晚,雪還在繼續下,積雪已經有差不多十三四厘米那麼厚了。
冬天,已經來了。
雪又下了一夜才停。
何田醒來時,整個世界穿上了一層厚厚的棉衣。
太陽也出來了,金色的陽光照射在晶瑩的雪地上,反射出細小的彩色光點。
何田煮了一鍋紅棗幹薑茶,燒燒地喝下肚,趕快出門鏟雪。
這時的雪還是松軟的,更容易鏟走,等太陽升得更高,雪化了,再被凍上,就結成一層硬殼,那時,就很難鏟走了。
她用來鏟雪的工具是一個木板耙子。將一塊薄木板釘在一根木棍上,推動木棍,像鏟子那樣把堆在木板上的雪推開,堆在開出的道路兩旁。開出的這條小道上還有一些積雪,沒關系,在上面撒一層枯枝腐葉,只要能防滑就行。枯枝敗葉上,小細菌一直在進行著看不見的活動,樹葉腐爛的過程始終在散發熱量,黑褐色的枝葉也會吸收陽光的熱量,很快就會把它們所覆蓋的雪融化成水。
繞著屋子開出一條小道後,何田把地窖周圍的雪也清掃幹淨。地窖蓋子上的草簾子掀開,木蓋也開啟一條縫兒,讓地窖通風。
雪是相當好的絕緣物,能阻隔空氣,但是地窖裡儲存的菜得需要空氣才不至於腐爛。
當然,更不能讓地窖蓋凍上。
這些做完了,何田才去大米的窩棚,把它放出來,給它食物。
打掃完大米的窩棚,一直忙個不停的何田滿頭是汗。
她回到屋子,稍事休息,把昨晚吃剩的魚湯熱了熱吃進肚子,又提上工具出門了。
何田給大米身上套上繩套,繩套的下端拴上掃雪的木耙子,趕著它向河邊走去。
她走在大米身後,用木鏟把木耙子沒清理幹淨的雪推向兩邊,再從背後的背簍裡抓一把腐葉灑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