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二人森林小說> 第43章 姜絲梅子茶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3章 姜絲梅子茶 (3 / 4)

易弦戴著草帽,蓋住了一頭烏黑的頭發,因為剛裝了一筐土,眉梢和鼻尖還掛著幾滴小汗珠,右臉上還不知在哪兒蹭了一道泥印。

何田看著易弦黑幽幽的眼睛,心口被那隻無形的小錘子又連擊幾下,臉頰猛然一熱,不自覺地垂下頭。

她自己也覺得奇怪:為什麼突然間不敢和易弦對視了?

一時間,兩人都靜下來,默默繼續工作。

夏日的林中,枝繁葉茂,知了躲在樹上嘹亮歌唱,山澗在不遠處嘩嘩流淌,樹枝輕顫,鳥雀起飛,蜂蝶圍著花朵無聲飛動。

這天下午三四點鐘,林中忽然起了風。

烏雲從河流上方的天空隨風快速向著他們移動。

何田趕快拿出之前她和易弦編的那些草簾子。

先給剛出苗的菜蔬蓋上一層,再趕快去水池那邊。

她先用砍下的樹枝紮成護欄圍在挖出的泥土周圍,再蓋上草簾子,以免一場大雨把它們沖走。

這些辛辛苦苦挖出的泥土可不能白白被雨水沖走啊。

篩出泥土中的小石子、草根樹根後,再摻上白蟻窩的土和濕地淺灘上的細砂,就能燒製陶器。林子中的泥土其實不是燒陶的最佳選擇。這種土中腐殖質含量很高,燒陶的土,最好是粘性高且含有石英、長石等等成分的細砂的。

但要只是自己用,不講究什麼勻實的外觀質地,那就無所謂了。

何田家平時用的陶器,大到水缸陶罐,小到陶碗陶梳子,都是自己燒的。因為土質問題,燒出的陶器顏色黯淡,大多是深褐色,有些是烏黑的,質地也不細膩,尤其是大物件,外殼上會布滿小米粒大小的凹坑和顆粒狀的質感。

何田的爺爺奶奶很久之前就在靠近河灘的地方整理出一塊平地,最初的窯只有一立方米大小,像個下沉在地下的圓坑,第一批燒出的東西是很粗糙的陶磚、陶瓦和兩個和圓坑截面大小相仿,中間有孔的圓板——它們是為下一窯準備的陶窯蓋子。

接著,他們用第一批燒制的成品把窯加高,密封,燒出了一個陶罐和更多的陶磚。

再接下來,他們用陶磚蓋了一個像間小房子的陶窯。

這個陶窯一直用到現在。它有三分之一下沉在地上,窯洞有兩米高,一米多深,一米多寬,每次能燒幾件到上百件陶器,看是什麼大小用途的,如果是大水缸,最多隻能燒六個,如果是小物件比如茶碗杯子什麼的,或是不求美觀只要能用就行的陶磚,那就能燒上百件了。

陶窯上還蓋了一個大棚子,為了防止燒製陶器時遭到大雨。雖然燒陶的季節都是日照很長的夏末,但天有不測風雲。

即使不用來燒陶器,那些土也可以用來做些別的事情——燒炭的時候可以用來覆蓋在炭堆上隔絕空氣,還可以添到田地中,或是建一個升在地面上的苗圃。

草簾子剛蓋好,豆粒大的雨滴就落下來了。

何田和易弦趕快跑回屋子,可還是不免淋了點雨。

何田換了衣服,窗外的雨已經連成一片銀色的雨幕。

雨滴敲在玻璃窗上,發出噼啪聲。

何田叫呆呆看著窗外的易弦,“快去換衣服啊!你發什麼呆呢?放心吧,你的水池不會有事的。”

易弦轉過身,剛想說什麼,打了個噴嚏。

他穿著單衣,回來之後又催著何田先去換衣服,這時感到一絲涼意,鼻子一癢,急忙捂住口鼻。

易弦每次一打噴嚏必然要跑去洗手。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