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英東看後,就知道羅一貫有所隱瞞,又說道:
“將軍,實不相瞞。我們兄弟二人,與王大人之間,有著不小的過節,若是帶領幫眾前來。就怕他官報私仇,我費英東這條命不算什麼,可手下的眾位弟兄,萬不能因我而白白送死。如剛才之言,冒犯了羅將軍,還請您海涵。”
羅一貫聞言,依舊不肯回答。形孤見此情景,對著英東道:
“弟弟怎忘了,那日,我二人和王大人結怨時,我就說過,王化貞身為遼東巡撫,雖然在官職上受袁督師截制。可他手中握有兵權,且駐防廣寧。最起碼,這廣寧的戰事,他想怎麼打,就怎麼打,更別說他身後有九千歲撐腰了。你我兄弟二人,還是等他葬送了廣寧之後,後金攻打錦州時,再出兵援手吧。”
羅一貫聽後,面如死灰,驚奇的看著形孤,他立刻打發走了下人,那位換茶的侍從剛剛進門,也被趕了出去。
羅一貫支走所有奴僕,問形孤:
“莫俠客,怎對官場之事,知道的如此清楚?”
形孤回道:“我乃錦州人氏,從小耳聞遼東戰事,又曾走南闖北,遇到過一些有識之士。所以對遼東的官場,多少了解一些。”
“小英雄所言不虛。自山海關至寧遠、錦州、廣寧一線,按照朝廷的委任,袁督師可統領全域性,王大人次之。可實際情況是,巡撫大人所掌握之兵馬,比袁督師多了一倍,雖然表面上為上、下級,但兵力是王大人手中居多。
再加之,魏忠賢又派了一個總監軍,處處與袁督師為難。所以,在戰場上,王大人不一定完全受命。之所以,剛才本將不回兩位的話,皆因最近總督師、巡撫不合。
袁督師在廣寧的問題上,和巡撫大人又起了衝突。他二人在怎麼迎擊敵軍的策略上,出現了分歧。此事已經鬧到了朝廷裡,所以我也不敢亂言。”
英東知道了其中原委,坦言道:
“真若是王化貞當家做主,我斷不會和他聯合。大不了,我們十八寨自己組織,另行抗敵。”
羅一貫搖了搖頭,嘆了口氣,說道:
“朝廷的大事,複雜多變,誰又說得清呢?”
形孤和英東,再謝羅將軍實言相告,英東承諾道:
“羅將軍對我兄弟有救命之恩,以後若有差遣。只需派人到塔山去個口信,費英東定當萬死不辭。”
羅一貫急道:大俠言重了。
兩人說完,起身就要離開,接出了老婆婆後,羅一貫熱情相送,還送了三匹駿馬,供他們趕路之用。
老婆婆以為,要去尋找英年。就高高興興的和他倆同往。五日已過,三人回到了塔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