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陸海空和張妍離開邯鄲的時候,魏郡曲梁縣裡,一場大戲正在上演著。
自從皇甫嵩和朱雋兩人相繼被刺之後,董卓成了大漢軍團當中官位最高的存在,所以他很理所當然的接管過來了大漢軍團的指揮權。
當然董卓的“理所當然”也不是那麼容易的,大漢軍團畢竟是皇甫嵩和朱雋領導培養的隊伍,他董卓想要指揮那裡有那麼容易。
這家夥上位也之舉著“徹查刺殺事件,挖出大漢軍團當中的叛徒,為皇甫嵩和朱雋報仇”的旗號,還有是,不知道為什麼重傷的皇甫嵩確實是把大漢軍團的指揮權暫時移交到了董卓的手上。
這一種情況下誰也沒辦法,人家地位高,舉的旗幟也很正,還是皇甫嵩親自移交的指揮權,不認同也得認同。
不過董卓雖然是統領了大漢軍團,但也只是名義上的最高最高指揮官,所有人也都提高了警惕的看著董卓的一舉一動。
畢竟誰都不是傻子,這一次刺殺事件的獲益者就是他董卓,三場刺殺也只有董卓安然無恙,很多人甚至都認為是董卓主導的這一場刺殺,只是沒有證據而已。
而在這時候,董卓幹了一件特別漂亮的事情。
他並不是一上來就搞徹查,而是一上來就帶著西涼騎兵去魏郡的那幾個世家逛了一圈。
董卓的逛和皇甫嵩他們可不一樣,這家夥面對世家手段很硬有時候也很髒,他那有什麼好話說?上去就是威逼利誘,願意從的那最好,不願意也沒有關系直接扣上私通黃巾的帽子,直接給滅了。
那手段之強硬殘暴,到是很有董卓該有的亂世的風采。
其實董卓也沒有辦法,如果可以他也不想得罪世家,但這時候他剛上位急需要威望,所以不得已的情況下只能拿那些世家開刀了,再說了反正他的根基在涼州冀州的世家得罪就得罪了。
得益於董卓的這手段,僅僅三天的時間,董卓就把皇甫嵩他們近十天都沒有解決的問題徹底解決掉了。
董卓這一手出來,為他在大漢軍中贏得了一些威望,也隱隱然的洗去了一些私通黃巾的嫌疑。
而在這三天裡,在董卓忙活這糧草問題的時候,在大漢軍中有一個流言也傳播了開來。
那一個流言也不是什麼別的,就是說,這一次的刺殺事件實際上是陸海空安排的。
這一個流言傳出來,整個大漢軍團都炸了,掀起了很大的爭議。
很少有人願意去相信,那一個叛徒就是陸海空,畢竟他可是大漢軍團的救命恩人。
而詭異的是,對於這一個流言,董卓完全漠視,既不澄清鎮壓,也沒有理會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