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三國之顧盼生輝筆趣閣> 第354章 皆誘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54章 皆誘 (1 / 6)

便是沒有把諸葛瑾的話當回事,或許更該說,諸葛瑾都能看出問題,他難道會不知?知,便早已想好了應對之策,但那非一時可成,諸葛亮迎著太陽道:“有一日,亮必建一個廉政時代。”

這一番雄心壯志,諸葛瑾卻不敢茍同,“你以為,曹盼會給你這個機會?”

“機會,從來不是別人給的,而是自己爭取的。你只看到魏之優,而沒有看到魏之劣。不錯,魏之兵力非益州可比,然魏之敵更比益州強悍,北方各族興起,縱有先時一戰,雖以重創各族,然各族皆伺機而動,打與不打,都一定會消耗她的兵力。更別說,還有遼東的高句麗。最最大的問題是,她是女帝,以女帝而臨朝,其無嗣,民心不安,縱有嗣,其之嗣能否成?更有那叫她一直打壓的世族們,世族,支撐著魏朝,想要讓人取而代之,非她一夕而成。世族,縱無兵,若皆不出仕,如此局面,她必思破解。如此一來,你說我有沒有機會讓益州強大起來?”

諸葛瑾看著諸葛亮,“更不消說,還有江東。江東,有孫氏跟沒有孫氏,你說有沒有差別?”

一個又一個的問題丟了出來,諸葛瑾啞口無言。

“我與你問了幾個鄉親,倒是都有一些糧種,你要多少?”那位老伯去而複返,詢問了諸葛亮,諸葛亮聽著露出了喜色,“有多少我要多少,有勞老伯了。”

依然的彬彬有禮,老伯辛苦了一場,得了他這一句道謝,露出了笑容,“你這郎君難得一見。”

卻是對諸葛亮的認可,諸葛亮作一揖,老伯道:“要糧種的話便隨我來。”

在前帶路,諸葛亮尾隨而上,在看到那一片片的田地,還有那一旁的水車時,諸葛亮由衷的感嘆一句,曹盼,確實心存百姓,也讓手下的人,都一心為百姓做事。

諸葛亮因得老伯幫忙,得了滿滿一車的兩季糧種,他非不事生産之人,糧種他都看過,都是上好的。

臨走的時候,諸葛亮不忘與人給了老伯一些錢,當作是報酬。雖說老伯幫忙時並沒有思及回報,諸葛亮這般,他便又叮囑了諸葛亮一番,這兩季糧種該怎麼種,諸葛亮聽著便記下了,因著早年也曾耕種,順著老伯的話也問了幾個問題,老伯倒是一一作答。

“沒想到你這樣的郎君竟然也懂侍弄田地的事。”老伯為諸葛亮而怪嘆。

“早年時,我與老伯一般,也需耕種播種方得一年的糧食。”那些年的苦日子,諸葛亮不以為恥,再提起依然為當年的簡單而開心。

“哇,哇……”老伯正欲叮囑諸葛亮幾句,一道洪亮的哭聲傳來,而剛剛給諸葛亮拿糧種的百姓正圍在一端,裡面傳出洪亮的哭聲,老伯在村中顯然頗有威望,聽到動靜走了上去,問道:“怎麼了?”

“六叔,這孩子不知道哪裡來的,想是餓壞了就偷了栓子家的饅頭,叫栓子家的小六捉住了,這不哭了。”村民們見老伯走來,立刻將事情的經過與老伯說了。

老伯一聽看了一眼那手裡捏著饅頭,只幹吼著的孩子,看起來三四歲的模樣,一身髒兮兮的,也不知道是從哪裡來的。

“聽說江東起了戰事,好些人無家可歸,這孩子莫不是從江東來的?”

“江東那麼大,這孩子才多大,從江東來,他怎麼來的?”

村民們七嘴八舌的討論著,老伯倒是哄著孩子問了,“孩子,你從哪裡來,叫什麼名字?”

“我,我不知道,不知道。”才三四歲的孩子,也不知道經了什麼事,而且身上穿得破破爛爛的,也看不出個所以然來。

“六爺爺,他偷我家的饅頭不是第一回來了,我今天是專門等著他才把他捉著的。”一個長得粗壯的小郎與老伯控訴,顯然對這個偷他家東西的小賊並無好感。

老伯點了點頭,“這孩子也不知道哪裡來的,想必是無處可去了,為了活命才會偷東西。只是,長此以往的偷,那也不是個事。”

“這孩子,交給我吧。”諸葛亮從一旁走來開口,拿出了帕子與孩子擦了擦臉,孩子已經很久沒有遇到像諸葛亮這般待他和善的人,不由地緊緊地捉住諸葛亮的手。

髒兮兮的小手在諸葛亮的手上留下了印子,孩子急張得看向諸葛亮,諸葛亮卻沒有半分的怒色。

“這位郎君是想收養這孩子?”老伯對諸葛亮倒是很有好感,聽了諸葛亮的話,再見他並無嫌棄孩子的樣子,問了一句。

“正是。你,可願跟我走?”諸葛亮低頭問了那孩子,孩子毫不猶豫地點頭,孩子雖然天真,卻能感覺到善惡,諸葛亮,是真心的想要收留他。

“如此,我便為你取個名字,瞻,諸葛瞻,以後,你就是我的孩子。”諸葛亮看著孩子眼中的真誠,就好像曹盼眼中的真誠,叫他一眼就認了出來。

“孔明。”諸葛瑾沒想到諸葛亮收養這孩子竟然還給了諸葛的姓氏。

但是諸葛亮決定的事向來沒有人能改變,諸葛瑾在曹盼的事情上已經認識得很清楚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