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能挽救這樣的局面,孫權將呂蒙扶起,“你與伯言都為孤盡力了,孤心裡明白。”
誰能想到,孫權會敗得這麼快,江東之大好局面,竟然毀於一旦了。
“讓人都走吧。孤,不想落在曹盼的手裡。”大勢已去,孫權一生至此,面對詐降而殺欲除她的人,曹盼是不可能再留著孫權的。與其落在曹盼的手裡,孫權更願意自己結束自己的性命。
“可惜了這樣的東西,竟然還是沒有趁那樣的機會取了曹盼的性命。”孫權看著手裡的東西,那是剛剛他劃開時發出刺耳聲音的東西。
曹盼的耳力過人,這是弓長告訴他的,一直以來,他都尋找這樣能讓人的耳力受到刺激的東西,他找到了,不僅是耳力過人的曹盼,就連普通的人聽著聲音都會覺得難受。孫權一直都準備著這樣的東西,就是想有一天,一但跟曹盼對上了,有這樣的東西相助,他能勝一籌。
可惜啊,東西是好的,然而終究沒能取到曹盼的性命。
手一鬆,東西掉入了水裡,呂蒙喚了一聲大王,最後,呂蒙道:“大王,臣願追隨大王。”
“子明有才,曹盼是個能容人的人,你不必如此。”聽到呂蒙竟然願意追隨他而去,孫權淚滿盈眶。
“臣蒙陛下不棄,才有一展所學的機會,沒能為大王分憂,而令江東有此結局,臣愧對大王。大王既然已經決定,臣願隨陛下而去,若有來生,願再輔佐大王建一世不朽之功業,報今日之仇。”呂蒙卻是打定主意了一般。
孫權聽著笑了,笑出了眼淚來,與呂蒙道:“好,有子明作伴,孤之幸也。”
於此之時,諸葛亮的船隊已經堵在了前頭,孫權聽報,站到了甲板之上,沒想到看到對面的人竟然手執羽扇的諸葛亮。孫權毫不掩飾他的驚訝,“竟然是你親自前來。”
“吳王拼死一搏,亮,自然要來送吳王一程的。”諸葛亮輕聲地說。
孫權看著諸葛亮,“沒想到,沒想到啊!你當初能為了劉備而舍曹盼,今日,卻要因她而亡江東。”
諸葛亮道:“先帝之死,亮不敢忘。既然能有機會,亮,自當為先主報仇。”
冷哼一聲,孫權看著諸葛亮,“你以為我會信你這一番說詞?”
“吳王既然不信,亮不必多言。”目光越過了孫權,孫權知道,曹盼船追上來了,回過頭看,果然如此。
曹盼的劍在滴著血,船止於前,曹盼道:“吳王,你是何打算?”
“沒能殺了魏帝,我的結局不是早就已經註定了?”孫權反問。曹盼點點頭,“正是,所以朕在等著吳王自行了結。”
“曹盼,敗在你跟諸葛亮的手裡,我孫權也不冤。”哪怕不服,不願,孫權也必須的認了,輸給曹盼還有諸葛亮,他孫權不冤。
“此生能與吳王還有江東諸士為敵,盼此生之幸也。周大都督早逝,是江東之憾,亦是盼之憾也。好在,如今還有一個陸大都督。吳王,你不等等?”曹盼連朕的自稱都棄了,可見對於孫權的尊重。提到了陸遜,孫權目光灼灼,但是,他搖了搖頭。
不過,孫權看了曹盼,又看了看諸葛亮,“我一死,這天下便是你們夫妻二人的了。一個女帝,一個蜀漢的丞相。可惜我是見不到你們相爭了,但是,其結局也不過是不死不破。但不知,是魏帝殺了諸葛丞相,還是諸葛丞相誅殺了竊漢之賊?哈哈,無妨,最後你們只有一個活,否則這天下難以一統,看不到,想著,那亦是極好的。”
他不好過,難道曹盼與諸葛亮又能好得到哪裡去?人死百了,活著的人是最難的。於這天下,曹盼有心,諸葛亮又何嘗不是。而他們道不相同,道不同不相為謀。他們本是夫妻,卻要為這天下而爭,孫權笑著,“我等你們百年之後來告訴我,為這天下,為蒼生,值不值得你們夫妻分離,一生對峙。”
“不必百年,如今盼能答你。”
“亮,亦能回答吳王。”
曹盼與諸葛亮同時出聲,孫權沒想到他們竟然願意此時回答,孫權道:“如此,孫權洗耳恭聽。”
“值得!”兩人異口同聲地回答了孫權。目光堅定地看著對方,又同時看向孫權。
孫權一怔,最後又大笑了,“好,好一句值得。人此一生,為了志向,為了心中的道,舍所愛,忍生離,縱天下皆不認同亦不改。孫權,不如你們,輸給你們,孫權心服口服。”
敗給這樣的兩個人,孫權半分不冤,他自問不如他們心志堅韌,若是換在他們的立場,他做不到像他們這樣。
“大王。”呂蒙已經安排好了,將火燭與孫權取來,孫權舉著為燭與他們兩個看。
“魏帝,諸葛丞相,孫權要走了,這天下,是你們的了。”說著松落了手中的火燭,火燃起成勢,呂蒙取了酒來,孫權飲了一口,與曹盼還有諸葛亮舉了舉道:“若有來生,願與兩位為友,而非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