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將近,新的一年又將開始了,只是眼下許都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年後的曹盼名為及笄禮,實際卻是冠禮的一場盛會。
因曹操廣發請帖,而世族們從曹盼的手裡得了曹沖紙的方子,雖然對於曹操的所做所為不甚認同,後來又想,哪怕曹操真的為曹盼舉行冠禮又如何,曹盼還能變成郎君了不成?
細想曹盼之能,深以為曹盼身為小娘子極好,否則曹操的一片家業,非交到曹盼手裡不可。
聯想曹操諸子,沒有哪一個能像曹盼一樣牽著他們鼻子走!
曹盼啊,有時候那是比曹操都難對付,所以,虧了她是小娘子。深以為,此事還是挺捅曹操的心的。
畢竟,曹操也是因為看著諸子都不及曹盼,這才會以冠禮而代曹盼之及笄禮吧,所以,曹操心裡一定是不高興的,曹操不高興,他們就高興了,所以,一定要去參加!
腦補太過的世族們吶,在那一日聚於丞相府的家廟之前,男男女女,人滿為患,怕是當初曹丕的冠禮都沒這麼壯觀。
“丞相,陛下親臨!”曹操換上一身玄端,頭戴正冠,霸氣逼人,內侍來報,曹操勾起一抹笑容道:“那就去迎一迎陛下。”
“是!”曹操發話,大步走了出去,果然在大門前見到了皇帝。
“恭迎陛下!”曹操親迎,其他賓客也都紛紛一道前來,震驚是有的,畢竟,誰都想不到,連皇帝竟然都來參加曹盼的及笄禮啊!
“丞相請起,朕聽聞今日是曹娘子的及笄之禮,朕有些賀禮想送給曹娘子,順便觀禮。”漢帝與曹操簡潔地說明來意。
曹操瞥了漢帝一眼,“臣代小女謝過陛下,陛下請。”
送禮或是觀禮,曹操都是無所謂的,反正如今的漢帝安份得很,哪怕不安份,曹操也從來沒有怕過。
漢帝入內,隨著一道鐘聲響起,曹丕提醒曹操道:“父親,吉時到了。”
“陛下請坐,文若,文和,請!”曹操與荀彧還有賈詡說了一句,這兩位一個是正賓,一個是贊者,皆是曹盼之師啊!
“丞相請!”荀彧與賈詡異口同聲地說,曹操大步流星地往前,今日冠禮,他是主人,應當致詞。
“今日小女年滿十五,操甚悅之。有人奇怪,我竟然以冠禮而代笄禮。然赤壁之戰,吾雖敗之,小女卻於赤壁戰中立下大功,退劉備,護陛下,斷張飛一臂,救士卒,為大軍斷後,更在劉備張飛興兵奪上庸郡時,守住上庸,令劉備不能再越一步。大軍未南下之時,我兒斷言我此戰必敗,赤壁戰之前夕,她更斷定周瑜必以火燒敗我軍,吾獨斷專行,不聽其言,方有赤壁之敗。”
“我兒之慧,我兒之謀,我兒之勇,當世男兒,何人可比?故,我以冠禮代之,只願我兒,來日替為父,安定這天下,為百姓,結束這亂世!”曹操一番致詞,下頭的人聽都皆是一震,曹操,這沒瘋吧。
當然沒瘋,曹操何許人,那是向來用才是不拘一格的人,所以,曹盼顯露出來的能力,哪怕她是女兒身,在絕對的忠誠與立場一致的情況,他若不用曹盼,還要用誰?
曹操說完一揚袖,鐘鼓之聲而起,曹操與荀彧行再拜之禮,荀彧作一揖,賈詡在荀彧之右側,曹操向賈詡行揖禮,賈詡報揖,盥洗、拭手。
《禮記·冠義》有雲:凡人之所以為人者,禮義也。禮義之始,在於正容體、齊顏色、順辭令。容體正、顏色齊、辭令順,而後禮義備。以正君臣、親父子、和長幼,君臣正、父子親、長幼和,而後禮義立。故冠而後服備。服備而後容體正、顏色齊、辭令順,故曰:冠者禮之始也。
是故古者聖王重冠。古者冠禮,筮日筮賓,所以敬冠事。敬冠事所以重禮,重禮所以為國本也。故冠於阼,以著代也。醮於客位,三加彌尊,加有成也。己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見於母,母拜之,見於兄弟,兄弟拜之,人而與為禮也。冠玄端,摯於君,以摯見於鄉大夫、鄉先生,以成人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