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日後是內務部監察司次輔洪元祿母親的九十大壽慶生,合併後的樂碧戲團應邀要前往演出助興,丹宏於是帶著戲團的六朵金花前往洪元祿的府邸拜會。嶽曼採看到丹宏不僅與胡今悅,呂皓風舉止親密,甚至竟然與顏憶恩,蘇羨黎,葉以詩也是有說有笑的,顯得關係也非同一般,心中頓然醋意大發,妒意洶湧,就拉長著臉一言不發。丹宏心裡便感到納悶,忙問其故,於是曼採就把自己心中的鬱悶和不滿說了。丹宏就解釋大家都是朋友,又都在一個團裡,彼此都需要關照,幫助和合作不是?可曼採怎聽得進去?
那邊呂皓風,蘇羨黎等人見了也對丹宏不滿起來,憑什麼就要特別關照那個嶽曼採呢?於是丹宏又只得對她們展開解釋。誰知他越是解釋她們越是不相信他。到頭來,大家都在怨他了,他感到好生煩惱。
夜裡夢中他向父親問道:“”唯靈世界是否還有性別之分?”
“你感覺到的是靈魂,你看到的是性別。”飛龍答道。
“唯靈的世界能否看到?假如不能看到,而只有感覺,那性別的存在,便失去了意義。”丹宏說道。
“我只告訴你,男人的靈魂與女人的靈魂有區別嗎?沒有。在這一點上,從屬靈的角度而言,男女最終會合而為一,成為一個個獨立的純粹的靈魂。在這個層面上的愛,是一個個不同的獨立的靈魂與靈魂之間的愛,與性別無關。靈魂之愛,無關生育,無關生理需要。”飛龍說道。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丹宏點點頭。
“我還想說,神是真實的,人是虛妄的。道德,理性與努力,這是人應掌握的三要素。拋開信仰因素,只是單純談處在自然狀態中的人,其做法也不外乎只是兩種,即是以道德的方式還是以不道德的方式,也就是以文明的方式還是以野蠻的方式。甭找太多的理由,就只拿這麼一條原則來對照自己也就一清二楚了。”飛龍說道。
“爹,我記得你說過,在道德與不道德的同生共體中人要選擇道德,在生與死的同生共體中人要選擇生,在光明與黑暗的同生共體中人要選擇光明,在真與假的同生共體中人要選擇真,在美與醜的同生共體中人要選擇美,在淨與穢的同生共體中人要選擇淨。這才是一個人靈透過上帝考驗成為被袘揀選的前提條件。”丹宏說道。
“是的。而且上帝賦予了人及這個世界以道德和理性的雙重屬性。因此作為一個人的努力,應該是同時面向這兩個方面,也就是人既要在道德上去努力,也要在理性上去努力,這兩者缺了哪一端,人靈精神都將變成狹隘,變成失去平衡。因此一個健全的人,應該既是道德的努力者也是理性的努力者。”飛龍說道。
“理性的努力表現在什麼地方呢?”丹宏問道。
“理性的努力表現在你必須要學會動腦筋,聰明,運用智慧,邏輯,勤於在這些方面思考和實踐,不要浪費上帝賦予你的這些能力。人的勤奮和努力工作是什麼?就是在道德上努力與在理性上努力的綜合。勤奮,努力,這是相比懶惰更為符合和靠近道德的事情。而戰勝懶惰去勤奮勞動,努力工作的過程又不能是蠻幹糊幹,而是要開動腦筋,運用智慧,想象豐富,邏輯嚴謹,推理縝密。總之自己要盡到努力,在道德和理性兩個方面的努力,這就夠了,其它的就交給造物主了,不要自己去充當法官來裁判裁決,要相造物主,袘自有公允。”飛龍說道。
“嗯。”丹宏說道。
“人要使自己處在屬靈中,就要處在思考的狀態。夢境有時比現實更真實,因為夢境是一種屬靈狀態,而現實有時卻未必。夢境中的美就是屬靈狀態應追求的美的方向。”飛龍說道。
“但夢境也有死亡和魔鬼的恐怖啊。”丹宏說道。
“擁抱魔鬼和死亡吧,不要被它們嚇倒,也不要與它們計較和糾纏,只要做好自己,不要用恨去報復惡害自己的人,相信“伸冤在我,我必報應”,一切交由造物主,袘自有公斷。”飛龍說道。
“不管存在之謎的終極真相是如何,我都要追求公正,追求靈在,一個沒有公正和靈在的存在真相是我不願接受的。”丹宏說道。
“存在本屬於上帝的事,跟人無關。但上帝造人存在,讓人存在,卻又設計了他的罪和死,只讓他保留短暫的有限的生,其目的何在?袘明明是可以辦到白白送人永生的,但袘沒有這麼做,這是袘的意志,人無權指責。作為被造的人,只能接受袘的意志,從而再從中去理解。顯然,袘不白白送人永生,而是附加了條件,這條件就是對人的勇氣的要求,信心的要求,願望的要求,道德的要求,理性的要求,努力的要求。因此魔鬼與死亡之所以被設計出,正是為了對應和配合這些要求。並沒有真正有誰能悖逆這意志。”飛龍說道。
“那一些自殺現象呢?豈不是終於有了一回終極性質的自己替自己作主的選擇和行動?豈不是對造物主也說了一聲不?”丹宏說道。
“但一切的自殺都不是主動的挑戰造物主的自殺,而是被迫的自殺,而是被矇蔽了心靈的自殺。為什麼這麼說呢?自殺的行為雖然看上去是一個人的自由意志的自我決定,但其實沒有任何一個人在好端端的健康飽滿,心理正常,心情愉悅,全無壓力的情況下去主動選擇自殺。而往往是在這些方面受損嚴重,以致感到生不如死,痛不欲生,灰心絕望,難以再繼續承受下去之時才會作出的決定,因此這決定是一個被迫的決定,不是一個主動性的決定。”飛龍說道。
“抑鬱的痛苦好象就是如此。”丹宏說道。
“是的,那是先從身體健康的喪失開始,疾患纏身,久治不癒,日日活在難以承受的痛苦不堪之中,加上治療藥物所帶來的毒副作用,以及對治療藥物種類的選擇和嘗試太多而造成的一些不良的相互的毒化作用,因此致使人的身體受害,精神致幻,心智恍惚,體力虛弱,精神體系崩潰坍塌,再加上工作,事業,生存環境等諸多方面存在的壓力,艱難和惡化等等,而形成的一種綜合而至的絕望和難以再承受。那種痛苦,虛弱,無助,絕望的感覺不是同樣的身臨其境者所無法感同身受的,如果沒到那麼艱難和喪失信心的那步,誰又願意去主動結束自己的生命?”飛龍說道。
“那麼被矇蔽了心靈的自殺呢?又是怎樣一種情況?”丹宏說道。
“這乃是屬於一種受欺騙的愚昧狀態,乃不屬於是要挑戰造物主的意志。”飛龍說道。
“那麼追問終極真相的自殺呢?又能算作是什麼呢?”丹宏說道。
“他並不是在挑戰造物主的意志,而是在心存懷疑而以主動走向死亡來求證答案。況且可能其中還夾雜著他的另一些苦況,這又有誰知道呢?然而這答案是他能夠求證到的嗎?給不給他顯示答案,在於造物主,因為他本不是答案本身,也不是答案的設計者。假如造物主不給他顯示答案,他仍然求證不到。”飛龍說道。
喜歡藍瑰請大家收藏:()藍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