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並沒有發出慶祝的聲音,因為那令人牙酸的摩擦聲一直在響,就像老舊腳踏車旋轉的時候所産生的聲音一樣。
木匠放開他婆娘,朝前走了兩步,用力的攥著拳頭,死死的盯著水車,就連嘴唇,都抿成青色的了。
一圈、兩圈...五圈、六圈...
十餘圈下來了,雖然摩擦聲依舊,但水車並沒有出現任何問題。
“這個,算是成功了嗎?”一名族人碰了碰木匠,小心翼翼的問道。
“應該,算是成功了吧!”木匠盯著水車喃喃道。也不知道他是說給族人聽還是說給自己聽。
連續轉了數十圈後,盡管木頭摩擦的聲響並未消失,眾人還是明白了,這次的水車,算是成功了。
在場的眾人,紛紛上前對木匠表示祝賀。
木匠依然是那幅胸有成竹的表情,只有從他激動的微微發抖的嘴唇才能稍微看出來他的心情。
水車完成之後,自然是搭建用來運水的竹管了。
成人大腿般粗細的毛竹被人從正中間拋開,然後敲碎裡面的竹節,便形成了一根半圓形的竹管了。
升起一團火,將竹管烤至發黃。不僅能夠為其塑形,更是使它擁有了防腐的特性。
將這些竹管,用‘’形的樹椏高高的撐起來,接在水車最高處的落水點。
然後一根根的竹管連起來,一直連到村子裡面。
水車旋轉的時候舀起來的水在經過制高點的時候便會被灑下來。
而這些灑下來的水則剛好落在竹管裡面。
然後,在地心引力的作用下,緩緩降低高度的竹管就會源源不斷都將水帶到村子裡面去。
木匠經過數次挫折,總算是將水車成功的複制了出來。村子自然不會虧待他。
在水車的歸屬問題上給了木匠兩個選擇。
第一個選擇是村子一次性給予木匠大量的銅錢,這些錢不僅能夠彌補木匠上兩次製作水車失敗的損失,還能讓他一舉成為村子裡面最為富裕的人。
而第二個選擇就是村子不給木匠一分錢,水車還歸木匠所有。但今後水車所産聲的收益,木匠則可以拿三成。
最終,木匠選擇了分成合作的收益方式。只不過,絕大部分人都不知道,因為在木匠最為困難的時候,錢朵出錢支援他第三次建造水車。所以,他的三成收益裡面,按照約定,將要分出來兩成給錢朵。也就是說,今後水車的收益,木匠只能拿一成。
竹管的搭建很需要一段時間,在村子正式通水之前,誰也不知道這一成的收益能夠有多少。
只不過,很多人聽說了木匠的選擇之後,都會罵木匠傻,因為在他們看來,村子購買水車的價格,實在是高得離譜。
只有在村子通水之後,眾人才會明白,當初木匠選擇分成,是一個多麼英明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