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全息螢幕裡一塊塊石甲骨點開,欣賞良久後,興奮的心情才慢慢平複下來。
“除了石甲骨,還有什麼好東西?”
趙天手指一動,王錚面前出現了一尊三足大圓鼎。
“這是我們在墓葬中發現的最大的一尊鼎,連耳高125厘米,口徑98.7厘米,重438.8公斤,鼎身雲雷文為地,浮雕龍紋和饕餮紋,鼎內有銘文847字!分為十一段,內容是周武王和箕子的問答!”
“洪範九疇?”王錚脫口而出道。
“是!”
“我就猜到是這個!”王錚語氣興奮道。
相傳為周滅商後二年,箕子向周武王陳述“天地之大法”的記錄,提出了帝王治理國家必須遵守的九種根本大法,即“洪範九疇”。
這樣一篇反複向君主提出行動規範的統治經驗,其用意在於以此來神化君權,並提高君主自身的警惕性。這一“大法”受到周王朝統治者的高度重視,並加以奉行。對後人影響極大。後世中國歷代王朝的統治方略,基本都有“洪範九疇”的影子。漢代更是以“洪範八政”為治國根本。
“這麼說這個墓葬是箕子墓了?”
“不是!”
趙天搖了搖頭頭。
“不是?”
“從發掘出來的青銅器銘文中看出,這個墓的主人是一個叫‘辛’的王族,他是箕子侯國的第三代王,叫箕辛!”
“箕子侯國,箕辛!”王錚瞭然的點了點頭。
一開始的發現這個古墓的時候,從出土的幾件文物中濃鬱的中國先秦風格,他就猜測它可能是箕子朝鮮的王族墓葬,現在看來果然不假。不過不是他一開始最為期待的箕子墓,到是讓王錚隱隱有些失望。
不過,能夠出土如此多的珍貴文物,這點遺憾也早就被他拋到九霄雲外了。
“除了這座大鼎之外,還有別的嗎?”
“有!”
很快全息螢幕上又出現了一尊青銅臥虎。
“這是一件青銅虎尊,高78厘米,長109厘米,兩側腹部各有獸面紋,腿部有鳥紋和卷葉紋。造型是商周酒器中常見的以大背小的造型!”
所謂的以大背小,就是背部的蓋上用青銅熔鑄了一個小號的老虎作為把手,這是很多大型酒尊中常見的造型。
“這個箕辛肯定是個喜歡喝酒的家夥!”王錚心道。
一般墓主死後的陪葬品都是他生前的用器,從中也可以窺探墓主的一些嗜好。
隨後趙天又給王錚展示了一件直徑33厘米,篆刻銘文的青銅盤,以及符合周禮“九鼎八簋”制的鑊鼎2件、升鼎7件、飼鼎7件、簋8件、簠4件、尊缶1對、聯座壺1對、冰鑒1對、方尊一對及盥缶4件,10觚、10爵等青銅器。
這些造型精美的青銅藝術品,讓王錚看了心花怒放。有了這座箕辛墓的出土文物,他的桃源度假山莊博物館青銅器展館總算是有了自己的鎮館之寶!
“對了,發現墓主屍骨了嗎?”
“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