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桃源山莊的嚮往生活筆趣閣> 第三百三十六章 無價之寶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三十六章 無價之寶 (2 / 3)

王錚就在旁邊默默站著看他,一點點把天地杆,腹背的宣紙,鑲嵌的綾絹一點點的拆開。

“果然有東西!”

看著王森揭開花心後,下面露出來的一抹“佛經紙”般的古舊黃色,王錚心中一下激動起來。

“老闆,麻煩您去前面店鋪,拿一塊兩平方以上的木板。我們揭下來的這幅畫需要妥善的儲存才行!”

“好,我立即去拿,你等一下!”

雖然他很想看那抹古舊黃色的東西到底是什麼,但李可染價值一千多萬的《山水立軸》也不能出現絲毫的差錯。

帶著王乾,兩人很快從前面店鋪裡拿了一塊符合王森要求的木板。

眼前著王森把木板清理幹淨,然後又噴了一些清水,把表面充分浸潤後,才把揭下來的《山水立軸》畫心貼了上去。為了避免畫心幹濕不均,造成不可避免的損壞,此時應該再重新把這幅畫裝裱起來。不過相比裝裱畫作,此時的王森也跟王錚一樣,最想知道這幅畫到底隱藏了什麼秘密。

所以,先用一層保鮮膜,把揭下來的畫心覆蓋起來後,暫時放到了一邊。

拆除了原本用來掩飾的山水立軸畫心和託背,一張長90厘米,寬50厘米左右,表面少量分佈著一些灰色的黴點,但大體呈古舊黃色,平坦的彷彿紙張一樣的東西出現在王錚幾人面前。

“這是單絲絹!!”

看著剛才還冷靜的王森此時,一幅目瞪口呆,難以置信的表情,王錚雖然不明白單絲絹代表著什麼,但心中也隱隱有種撿到寶的感覺。

“什麼是單絲絹?”一邊的王乾問出了王錚心底的疑惑。

“老闆,絹是絲綢的一種,而絲綢可以細分為紗、羅、綾、絹、紡、綃、縐、錦、綈、葛、呢、絨、綢14大類。其中絹的一些品種用於古代抄寫詩賦、繪畫、記載文獻、書寫經文等。中國最早的絹畫目前是周穆王時的《八駿圖》,這是見於記載的第一幅絹畫。”

“絹有單雙、生熟、圓扁、粗細之分。單經單緯的叫‘單絲絹’,雙經單緯的叫‘雙絲絹’;生絹是未漂煮過的絹,吸水性強,熟絹是經過練漂處理,拒水性佳。”

“另外,書畫所用的絹和紙對於書畫的斷代起著一定的作用。一般來講,唐代以前的作畫多用絹本,甚至連壁畫也常以絹地,自唐代以後多用紙本。在晉唐以前的書畫藏品中都是單絲絹,迄今為止還從未見過有雙絲絹的案例存在。五代到南宋的絹本,較前代有了進一步的發展變化,除了單絲絹外,還出現了雙絲絹的結構形式。這種雙絲絹的經線每兩根為一組,每兩組之間約有一根的空隙,緯線是單絲,緯經交織時,每組經線中的一根沉在下面,另一根浮在上面。雙絲絹的使用大多見於明代,到了清代則經緯都為單絲,前幾朝的雙絲幾乎不複存在。”

“按照常規,絹色的變化應該是越黑年代離得就越遠。但不盡然,由於絹料的質量有高低之分,儲存的狀況有好壞之分。有的絹本歷久而如新,有的絹本閱淺而如舊……”

“停停……!”看著王森神情激動,言語滔滔不絕的樣子,王錚頗為頭疼的打斷了他的話,“普及知識的事,我回去找本書自己看。現在,咱們是不是先看一下它到底是什麼東西再說?”

“好吧!”王森頗有些意猶未盡的點了點頭後,才把目光集中到眼前的絹布上。

“這是生絹?”

“生絹?”看著剛剛平複的王森又有激動起來的架勢,王錚連忙問道。

“初唐以前的書畫都用生絹!”

王森的一句話,讓王錚怔住了。但很快他有反應過來,語氣激動道:“你的意思,這是一幅初唐之前的書畫?”

“初唐之前,這可是初唐!”王錚內心的思緒像燒開的沸水般翻騰起來。

也難怪他如此,別說是初唐,就算是中唐、後唐,或者排在更後面五代時期的書畫,他手裡都沒有一幅!

“快看看,這幅書畫到底是什麼?”在王森點頭後,王錚連忙道。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