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橋兩側有幾頭水牛在河水中悠閑的嬉戲,放牛的娃兒好奇的看著這個山外的陌生來客,直到他跨過石橋一點點的消失在眼前。
過了老石橋,前行不過六七百米,原本在遠處只是一點的小山村,已經完全呈現在王崢面前。
看著那顆仍然枝繁葉茂的豎立在村口的老櫟樹,王崢內心中充滿了一種難以言喻的複雜。有激動、有興奮、有感慨,還有一絲遊子歸家的怯然!
相比縣城老小區裡那座被鋼筋水泥包裹的房子,這裡才是王崢真正的家,真正的根!
山村依山而建,自然不會像沿海平原上的村莊那樣,橫平豎直把每一棟房屋都修建的那麼整齊。
但盡管淩亂,但也有幾分淩亂的自在,多了幾分尋幽探勝的興趣。
王崢並沒有走直通整個村莊的大路,因為這條用石板鋪成的臺階狀的大路,無法通行車輛。因此,王家灣的村民在進出村莊的時候,一般都是走村莊內部的土路。
土路雖然比大路狹窄,但對於連拖拉機都很少的王家灣來說,狹窄的土路已經足夠他們用了。
而對於這些狹窄而又崎嶇的土路,盡管王崢已經離開了近十年,但再次回來的時候,他依然記憶深刻。幾乎沒走什麼彎路,便到了位於村莊最高處,建立在一個石壩子上的老家。
把電動車停在路邊,抬頭看了一眼比自己頭頂還要高1米的家門,王崢踩著一條寬兩米,十六層用普通青石堆砌的臺階,走到了一座大約六平方大小的石臺子上。
石臺子左側是通往村子的道路,石臺子前側是一顆枝繁葉茂的核桃樹,石臺子右側則是一扇已經被風雨剝蝕的相當嚴重的木門。
木門的下緣沾滿了泥土,中間的門神只能看得出簡單的影像,顏色早已不見了蹤影。
而且本來應該是一對的門神,現在也變得形單影只了。
“吱呀!”
伴隨著嘶啞的摩擦聲,厚實的木門被王崢推開了一條縫,裡面一根早已經鏽跡斑斑的鐵鏈出現在眼中。
鐵鏈的盡頭是一把五星鎖,除了不鏽鋼的鎖鼻外,其餘部分也堆滿了鏽跡。
抱著試試看的態度,王崢拿出了父親給的鑰匙。雖然中間費了點勁,但結果還不算壞,總算是開啟了這把飽經滄桑的老鎖。
“嘩啦……!”
鐵鏈隨著重力砰然落下,緊接著簌簌的塵土也隨著王崢推門的動作而飄落下來。
如果換在平時,王崢一定會快速的閃開這些塵土和汙跡,但現在更關心老屋中情形的他已經顧不上這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