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好幾天過去了,右屯城的城頭重新飄滿了涼字軍旗。
捷報送到崇北關後,那位副總兵當即派人下令由顧思年、褚北瞻暫管右屯城,靜候軍令。
經過休整計程車卒分守四門,刀槍劍戟林立,防範燕軍再次來襲。
實際上吃了一場敗仗的燕兵不知所蹤,早就不知道跑哪裡去了。
但這絕不意味著戰事的終止~
“哈哈哈~”
“好好好!”
剛剛趕到城內的何先儒滿面春風,笑意盎然:
“本官果然沒有看錯人,顧思年啊顧思年,你這一仗打得可太漂亮了!
區區幾百人,勇闖燕軍大營,重傷花兒布托,右屯城更是失而復得。
現在你的大名可是傳遍了琅州邊關啊!
哈哈哈!”
何先儒別提多開心了,捷報一送到了崇北關他恨不得飛過來,礙於軍務纏身何先儒才來晚了幾天。
據說這位何大人聽到訊息的第一時間,就去苗仁楓與董壽麵前顯擺了一圈,得意得很~
先不說收復右屯城是多大一筆功勞,關鍵是籠絡了顧思年與褚北瞻這兩個人才。
比起另外兩名指揮僉事,何先儒的腰桿一直不硬。
為什麼?因為手裡沒有聽話的嫡系啊!
現在他幫了顧思年,而且是雪中送炭,顧思年以後明擺著算他的人。
別看他現在只是個都尉,芝麻大的官,但何先儒看出來了:
此子將來絕非池中物。
越早收入麾下對自己越有利!
“大人過獎了,卑職愧不敢當。”
顧思年恭敬的抱拳道:
“若不是大人慷慨借兵,助我等一臂之力,哪有這次的勝仗,我們這些兄弟更不會活著踏進右屯城。
大人對我們有再造之恩,屬下永不敢忘!
日後大人但有吩咐,我等定當遵從,絕無二話!”
顧思年相當於是在表忠心了,很是真誠。
在邊關混跡了這麼久他明白了一件事,靠山是必須要有的。
苗仁楓與董壽兩個指揮僉事心高氣傲、手握兵權,看不上他,何先儒就成了最佳選擇。
雖說他也會幹些收銀子、拉幫結派的黑事,但比起王延、張景元那些不擇手段的傢伙來說已經好上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