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瓊便有些不滿了,“我在跟你說話呢,你聽見了沒?”
謝鸞因眨了眨眼,沒有半分負罪感,只是很真誠地問道,“什麼?”
阿瓊氣不打一處來,哼了一聲。
李氏卻是柔和笑道,“這些日子,東邊兒打得厲害,聽說中左所、崇武所,還有永寧衛都已經出兵,已是打了好幾仗了,這回,倭寇來勢洶洶,看姑爺他們水師的動作,怕也是要趁此剿滅。東邊兒的很多地方都受了戰火波及,很多百姓都開始內遷。咱們福州城外,也來了不少難民。只是,人太多了,沒法安置,便被江大人暫且圈在了城南的河邊空地上,昨日,阿瓊去看過,已是搭起了一溜兒的帳篷。好在,福建這天兒還算得好,雖然剛剛開春兒,倒也不至於凍死了人,可是,這吃的,到底是個問題。”
“城裡許多人家都在觀望了,阿瓊便說,咱們家是不是也該設個粥棚什麼的佈施?”
李氏雖然是謝鸞因的嫂子,但這裡,畢竟是齊府,一切事宜,她都沒有辦法越俎代庖。
謝鸞因愣了愣,倒是沒有想到,她們方才談的,是這個事兒。
正沉吟著,門外傳來聲響,卻是白綺羅來了,進門之後,寒暄兩句,竟也是說起了這事兒。
“這些事,按理說,不該讓嫂嫂操心,可我想著,這事嫂嫂在西安時沒有少做,是有經驗的,這才厚著臉皮來討嫂嫂示下。”
齊慎身為福建水師副總督,家眷又就在這福州城內,這設粥棚佈施賑濟災民,自是應該的。
謝鸞因也是心疼這些流離失所的災民,做善事也是積德,為了齊慎、謝瓚他們,為了肚子裡的孩子,她自然是沒有什麼不願意的。
“這粥棚得設,還得設個藥棚。只是,得找個妥帖的人盯著,咱們也得時不時地去看看……”
從前,身邊有蓮瀧,她自幼在定國公府長大,這樣的事情都是做熟的,她甚少操心。
李媽媽當然也可以,只是,她如今年紀大了,又一心一意只是照看她,怕是無法分心。好在……謝鸞因環顧了一下週圍,還有這些人在。
“咱們家裡,最近也過得拮据。這樣,這次的事情,我帶頭,便將我的頭面收拾些出來,拿去兌了銀兩,以作濟銀之用。”
她回來之後,果真便打點起身邊產業之事,將能用的現銀都挪了出來,盡數送去給齊慎。
白家許是聽說了這事,竟也是打點了好幾箱的金銀,一併送了去。
前些日子,白綺羅又整頓了內務,雖是不至於短了吃喝,卻是大幅縮減了開支,能不浪費的,便絕不浪費。
齊愷更是懂事了,每日裡,都在外邊兒忙著打理產業和府中庶務,雖是上不了戰場,但他給兄長做好後盾,也是一樣。
謝鸞因其實很喜歡這種家勁兒往一處使的感覺,挺好。
只是,她也知道,這樣一來,白綺羅掌家便要艱辛了許多,是以,這才提出用頭面兌銀去開設粥棚。
實在是因為,她將身邊能抽出來的現銀,都給了齊慎,當然,還有些備用,但那些,此時卻是萬萬不能動的。
經過定國公府的滅頂之災,在如今這樣的時局中,她不得不多留一點兒退路。
至於頭面這些東西,她原不在意,少了也沒什麼。
反正,這樣的時局,平日的應酬幾乎沒了,她又懷著孩子,能用得上那些首飾的機會,很少。
白綺羅和李氏她們愣了愣,怕是沒有想到謝鸞因居然窮成了那樣,“那倒是不必,嫂嫂,咱們府裡還有些存銀,要不,也去清點一番,就從府庫裡……”
喜歡鸞枝請大家收藏:()鸞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