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連快鞭跟上,德王等他上來,瞅他:“哪邊走啊?我說你怎麼跟蔡先生學的兵法?一點眼力介兒都沒有。”
越連被他埋汰得說不出話來了,一咬牙揮鞭就策馬上前:“小的給您領路。”
他騎術精湛,這一全力施展,剎那就絕塵而去了。
德王立在原地目瞪口呆,“這小牛犢子。”
這都進村子了,就這馬兒跑的速度,他也不怕撞死他家家門。
德王慢悠悠地跟上,走了一會兒,看到了在等他的越連,馬兒走到跟前,小德王左看看右看看,稀奇了:“哎喲,一條牛都沒撞死。”
越連閉眼別頭朝小主公拱手,“您行行好,快些隨小的走罷。”
莫要再戲弄他了。
這小子,就是認輸認得快,被仁厚的先帝帶大的德王打小就不欺負弱小,聞言一樂,抽了他一鞭笑罵道,“就這心性。走。”
這廂宋家,宋小五跟著老嬸,看著她把吃食一樣挑一點,看到喜歡的,她就朝問話的老嬸點點頭,老嬸就給她多拿一點點。
看差不多了,宋小五伸手端過了盤子。
難得做這麼多好吃的,莫嬸怪不捨的,“要不多拿點,今兒做的多,又不是平時那幾樣。”
“夠。”夠了,再好吃吃不下,剩下也浪費。
宋小五端著盤子去了,路過正揮汗砍柴的二蘿蔔條,她從多拿的那碟蜜棗糕上捏了一塊,塞進了二郎的口中。
宋鴻烽嘴被堵住,無法說話,含著糕朝妹妹笑得眼都彎了。
“早些去換身衣裳,準備待客。”看著這條高壯的蘿蔔條,宋小五朝他點點頭,去了,一路見著家人就分著那碟糕點,到了後院,碟子就空了。
她不嗜甜。
這時辰還不到宋小五往常用午膳的時候,她便又在樹下的茶桌上煮起了水,準備泡茶。
今日家裡請客,不僅是蘿蔔條們的同窗好友要來,還有師祖的學生和在書院的幾個同堂夫子也要來,宋小五昨晚就讓兒郎們搬了張桌子放到了最偏院的一棵老樹下,打算在這邊度過她悠閑的一天。
她是個不怕冷清的,一個人也能坐一天,這麼些年來,宋家人從擔心到習慣,也就任由她去了。
家裡的小娘子自有她的方圓,她想怎麼樣最好是依了她,要不然到最後還是得按她的來,中間就得白忙和一場。
這次家人團聚過了半個月餘了,不用說宋家幾兄弟就發現家裡還是對妹妹百依百順,他們便也跟著來。
宋小五對此可說是欣慰不已。
熊孩子們終於長大了,不會成天在她身邊妹妹妹妹叫個不休了,不會沖回來就大喊大叫非要帶她去玩兒,不去非鬧到她去不可。
果然這孩子,養幾年養大了就好多了。
宋小五泡好茶喝了幾口,便拿剪刀修剪起這後院的樹枝來,修完手夠得著的,她看了看天色,正日當正午,就掀開了遮在炭爐邊上的飯菜吃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