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七十年代那場戰爭免費下載> 第1086章 攻克東枝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086章 攻克東枝 (2 / 5)

盟軍繼續一路向後撤退。

下一站東枝。

杜建明帶著軍5到了這裡後,縱觀全域性,拿眼一看,看出了東枝的戰略價值,它是日軍北進,前往臘戍的戰略要地。如果守住東枝,便能阻止住日軍,還有可能扭回敗局。

於是,杜聿明趕緊上書給聯軍司令部:

“東枝和梅苗兩個重鎮,是守衛遠征軍基地臘戍的兩大門戶,如果守住了這兩個重鎮,就能確保臘戍安全。”

為何要保臘戍,因為臘戍是中國遠征軍的重要基地,所有後勤保障物資全在那堆著。

現代戰爭,想要取得勝利靠什麼,沒有強大的物資保障可不行。

由於英軍運輸不力,沒能及時運到前線,一直擱在這。

如果保住臘戍,保住這些物次,以後,還有可能與日軍再次展開一番較量。

然而,杜建明的這篇報告打上去,沒人理。打了幾次電話催,司令部的人也是支支吾吾,問急了,乾脆說這裡不重要,還是在曼德拉會戰重要。

此時,史迪威、亞歷山大等人考慮的不是東線的遠征軍能不能活,而是西線通往印度的道路能不能維持住,只要能保住這條路,戰爭進行的再不利,他們還有後撤的餘地,否則,此路不通,便進不了印度。

因此,西線才是他們要確保的重點。

致於其他的,先放一放再說。

畢竟臘戍離著中國雲南近,不是盟軍司令部的首選。

這時候,盟軍內部還算是意見統一,因為沒人給中方說話,一律都是西人做主。

最可氣的是那個羅卓英,他是盟軍副總司令,是中國遠征軍總司領,蔣介石把他放在這的目的,那就是代表著中國遠征軍,在這裡也有一份力量。

可惜,這位老兄不知怎麼就暈了頭,也可能是能力有限,想不出什麼好點子。

即使你想不到,理解不了,手下不還有一幫中國兄弟嗎,找他們商量呀!

可他不,什麼都聽史迪威的,敢對手下弟兄們說不,卻不敢對史迪威說不同意見,興許,他那恐西症是袓上傳下來的,有10萬遠征軍給他撐腰,他都不敢說句硬話。

於是,盟軍總司令部還是一言堂,老史說咋地就咋地。

即然羅卓英不反對,老史更加堅定了信心,一心要在西線曼德羅與日軍進行會戰。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沒辦法了,連中國人自己都不同意杜聿明的意見,史迪威又找到了最好的推詞,順理成章地把杜建明的這個建議否決。

此命令被否決,那就執行彼命令吧!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