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廂,一頓吃了宋家不下五碗餛飩的楊小添毫不害臊地跟宋大郎道:“你們那邊的餃子太小了,你們那樣的,我一口能吃五個。”
宋大郎哭笑不得,“那叫餛鈍,皮薄肉多,跟你們的餃子不一樣,不是連味都不一樣麼?你可莫認錯了。”
“香!”楊小添還砸巴了下嘴巴。
楊公子是燕都有名的世家楊家中的兒郎,從小吃著山珍海味長大,他說一樣東西好吃,那就是真好吃了。
他回頭看著宋大郎就道:“那正式的帖子,明日再下給我們?”
宋大郎莞爾,搖頭不已。
“今日去的匆忙,連禮都未備,可算不上正式登門,你可不能就這樣算了……”楊小添見他搖頭忙道。今日小請就已經這等豐盛了,這要是宋家提前準備,他們帶禮上門,還不得豎著進去橫著出來?
“且等我父親忙過,我們家再給你們幾個下帖子,我父說這事得鄭重,家裡都添置好了再請你們,今日實乃是我母親想感謝你們幾個在書院對我們兄弟幾個的幫扶,早上才吩咐了我們請你們過來用頓便飯,也沒準備什麼,她還怕你們不來呢。”即便是對著好友二三,宋大郎也把客氣話都說在了話頭上。
不管再好的朋友,話說得好聽就是好聽,讓人舒坦,楊小添與宋鴻湛交好,就是看出宋鴻湛這為人絕非池中之物,這兩年才跟宋鴻湛走得近,與宋鴻湛成了好友,還幫了他一些忙。
“那好,伯父有他的考慮,不過也不用太鄭重了,我看你們家現在已經佈置得不錯了……”
“家中還是空,桌椅這些還得添置。”
“這倒是。”
這廂宋大郎跟好友聊著,他們身後一點另一頭,越連跟宋家二郎宋鴻烽走在一塊。
越連乃武將之後,他是被越家硬塞到書院來進學的。他乃戰將越家之後,長得隨了他祖父那根底,人高馬大得很。這書院裡,也就宋家二郎能與他一般高,但他們不在同一個學堂念書,越連是跟著一個當過軍師的老先生學兵法的,他上課的課堂離大郎他們就學的課堂隔著一條河,不在同一個地方,後來機緣巧合兩人碰面,發現性情合得來,就成了好友。
越連在宋家,把宋家鍋底最後的那點飯和湯水都包圓了,一點都不拘束,把宋張氏看得喜逐顏開,覺得他們肯定跟自家兒郎是莫逆之交,看看,他們連吃飯的胃口都是一樣的。
“你娘手藝著實不錯,跟我娘不一樣,我娘上次說要給我爺做個飯表表孝心,蒸出來的饅頭差點把我爺的牙給嗑了……”越連吃了頓飽,毫不留情地把他親孃的底捅給了好友。
越連也就是外表看著粗武,但打仗的豈真是那等粗心之人?他心細如發,從不跟宋鴻烽說家中的事,宋鴻烽還是頭一次聽他提及家中之人,他還詫異了一下,頓了一下才接話道:“我家就兩個老僕,我娘就帶著我家老嬸一直給我們家幾個人做飯,做多了,就練出來了。”
“著實不錯,那帖子何時下?”越連看向他,跟他定日子,“我後天要回一趟家住幾天,我爺身子不好,我得回去看看,大約四五天就回,可能把日子先給我一說?我提前知曉,也好備份薄禮,感謝一下伯母今日的款待。”
這是說他想來,不想錯過了?
“我會跟我爹商量一下,盡量把日子挪到你回來之後,你要是回來了,著下僕跟我說一聲。”宋鴻烽點頭道。
“好兄弟!”越連就是喜歡宋鴻烽這爽快性子,他大拍了宋鴻烽的肩膀一下,道,“讓伯孃多給我準備幾只今日桌上的那種燒雞,我當天要帶我的兩個長隨過來,他們身手好得很,跟我爹守過邊疆,手上是見過血的,跟你見過的那些官兵很不一樣,到時候讓他們跟你練兩手。”
宋鴻烽一聽,點頭就道:“管夠。”
“嘖,不錯。”燒雞的味還在牙齒當中,越連搭著他的肩就是一笑,昂首闊步,打了個滿是肉味的飽嗝。
另一頭,家中是普通百姓的甘常隨同常曉錚,鄭小虎,宋三郎三個人一道走著,他性子有些膽小,在書院常被人欺負捉弄,他是跟宋四郎宋興祖玩得好,跟三郎也熟悉,但他有些怕三郎,更怕鄭小虎這些名門公子,飯間他一直連話都不敢怎麼說,大部份的菜都是四郎夾到他碗裡給他的,這廂他見四郎在後頭跟書童們說話,就停下步子等了一會,等著四郎上前來。
“小常。”四郎聽夠了想聽的,高高興興蹦蹦跳跳過來了。
“誒。”甘常應了一聲,他性子害羞,就是想誇道給他添了兩碗飯的宋母,話也說不出口,走了好幾步撓了半天頭才跟四郎道了一句:“你娘真好。”
宋四郎當下又笑開了,跟甘常樂滋滋地道:“是的,我娘最好了。”
他就喜歡有人誇他娘,他娘最好。
他是絲毫不懂得害羞的,跟三郎走在一塊的鄭小虎在前頭聽著,跟三郎失笑道:“你要是有四郎一半開朗,我連你叫你三個月的興盛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