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大家簽約繁星,並不是單純的藝人合約,而是以合作的方式,共同成立一家新的公司。
這家新公司,由繁星佔百分之五十的股份,其餘百分之五十,其中一部分就由眼前這六位明星出資,擁有新公司股份的這六人也從原本的‘打工仔’,終於變成了資本方了。
這是本質上的改變。
要知道之前不管你名氣多高,那工作都是為了別人賺錢,是屬於被壓榨的一方,但是作為資本方以後,他們就轉換了身份,算是步入了演藝圈的高層,就好似古代平民和士族之間的差距一樣。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這也是為什麼大家願意跟著聶唯的原因之一。
“新公司的總裁我已經決定讓羅媛擔任,她的能力我相信大家都很熟悉,新公司有她帶領我是放心的,另外接下來半年還會有不少夥伴加入到公司。”
聽到這話,幾人都不意外,甚至他們都知道這些夥伴具體有哪些人。
“我再來說一說資源方面的事情。”聶唯說到這的時候,所有人的注意力明顯更集中了。
新公司說到底只是一個空殼,目的就是給予明星身份上的轉變,把從原來的打工模式變成了合作模式,但本質上資源還是要靠著繁星的,大家也衝著這個才加入繁星的,不然的話還不如自己註冊一個公司呢。
“資源方面目前先和繁星共享,電影、電視劇、綜藝、音樂,你們有什麼感興趣的都可以嘗試,公司會給你們推薦,你們也可以自己選擇想要加入的,只要符合條件,我這邊是開綠燈的。”
“至於新公司現在雖然是空殼,但是繁星是實打實投入了一個億的,屆時這些錢都會成為新公司的啟動資金,至於專案上,我認為可以先從電視劇開始,畢竟受眾面廣,而且也是你們都熟悉的影視方面,不過步子不用邁太大,先把架子搭起來,收到好劇本再決定怎麼拍,我還是那句話,寧缺毋濫,拍就要拍佳作。”
“沒錯。”幾人都點了點頭,對聶唯的說法表示贊同。
要知道現如今可不是八九十年那種娛樂匱乏的年代,出一部新的電視劇一家人守著看,如今可是資訊大爆炸的年代,也同樣是娛樂大爆炸的年代。
觀眾可選擇的實在是太多了,而一個人的精力和時間又是有限的,所以那些粗製濫造的作品註定是會被市場淘汰的,絕對沒有成功的可能。
甚至連合格都不行,因為僅僅只是合格就代表著作品是平庸的,唯有像聶唯說的那樣,拍佳作,這才能真正的吸引觀眾,打造品牌。
“聶唯,你放心吧,公司具體怎麼運營,我們都聽的你。”
“記得,你們也是公司的主人之一,所以多學多看多問,如果日後想要轉到幕後或者乾脆做運營,至少也有一個儲備的過程。”聶唯很認真的和所有人說道。
所有人也都認真的點了點頭。
尤其是李彬彬,她對這一塊的心思是最重的,她是七三年生的,如今已經四十六歲了,就算包養的再好,大女主的日子也沒幾年了。
往後等著她接戲會越來越少,因為到那個年齡後,找上來的肯定都是奶奶那一輩的角色,她又不想演那種家長裡短,惡婆婆一類臉譜化的角色,那就只能等機會。
這種機會可能一輩子都等不到,因為極少有編劇會以那麼大年紀的角色為核心去寫一部劇本,就連一個作惡的老嬤嬤,真正深入人心的不也僅僅只有一個容嬤嬤麼?
所以李彬彬已經打定主意,自己到了一定年齡,就把事業的重心側重到公司管理上,她在這家公司擁有百分之五的股份,看似不多,但其實已經公司內部最大的個人股東了。
聶唯吧股權分配的很清楚,像是李彬彬這種級別的頂級明星,聶唯是直接以股份代替簽約金,給予百分之五的公司股份,價值五百萬,但這只是表面,有著繁星的支援,估計不到一年,這股份的價值就能漲十倍。
而像鄭霜、景柏然、袁鴻這些人,聶唯給予的是百分之二的股份。
未來凡是加入這家公司的藝人,都是按照這種模式來分成。
所以在公司上市之前,李彬彬確實是公司內部最大的股東之一,而且別看百分之五,如果這家公司能發展到華藝那個地步,百分之五的價值可就是數十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