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問題,能在傍晚五點之前給予我們答覆就可以。”羅媛這時候表現的很大氣,因為她看得出王老闆內心的動搖,而這種動搖只要一旦出現,就會像是天枰一樣,只會朝著一個結果傾斜。
“不需要,一個小時就足夠了。”王老闆留下這麼一句話,然後帶著所有人離開了會議室。
半個小時後,王老闆就帶著人回到了會議室。
大家剛坐好,王老闆就直接開口說道:“五億,兩年無息,而且美琪、萱怡和楊小鯉的合約要抵消一億元。”
羅媛沉吟片刻,看的王老闆內心砰砰的跳,剛才他回去和大家討論之後,就明白這個合約不是自己願不願意的事情了。
在藝人主動想要投往繁星的前提下,華藝就出於被動的一方,哪怕最後官司打贏了,可藝人該走還是會走,至於違約金的問題,有繁星的法務部,他們也很難佔到什麼大便宜。
關鍵像羅媛說的那樣,這件事鬧開了是沒有任何贏家的。
藝人頻繁跳槽會導致形象受損,但是華藝也不好受啊,藝人跳槽本身就代表了對現階段經紀公司不滿意,如果真要打官司,不就等於對外宣佈華藝不行了麼?
而且還要考慮高會不會交惡繁星集團,甚至還要因此放棄現階段這個最有可能實現反轉的合作計劃。
綜合考慮,實際上就是被迫的前提下,王老闆知道自己必須在ogirs的合約上進行讓步了。
但讓歸讓,眾人也在分析繁星為什麼非要ogirs的合約這個問題。
這個問題很容易就能猜得到,繁星目前的藝人陣容,就是卻偶像藝人這一塊。
“聶總當初可能也沒想過會離開華藝吧。”得到這個答案後,有人忽然說道,然後本來議論紛紛的休息室內因為這句話,一下子就沉寂了下來。
因為所有人都清楚,這話是多麼的真實。
華藝是國內偶像訓練培養最早也是最全面的公司,哪怕今年華藝今年俯衝下坡,練習生的報名人數依舊超過了五千人,這幾乎和幾個藝校的藝考報名人數相當了。
而當初為華藝建立青訓體系的,正是已經如今離開了公司的聶唯。
可以說,在練習生這一塊,聶唯的眼光在國內絕對是超前的,他不止引進韓國專業的青訓體系,還建立屬於華藝的練習生培養方案,再加上不斷嘗試的推出手段,才成就瞭如今華藝練習生在圈內的‘赫赫威名’。
可在練習生這一塊眼光如此超前,也同樣很有手段的聶唯,現在的公司繁星為什麼卻很缺乏偶像藝人呢?
結論就很容易得出了,因為聶唯當初壓根就沒想過自己會離開華藝,所以把練習生這一塊就準備交給華藝公司來做。
其實不止是練習生,很長一段時間,繁星都是隻專注於綜藝節目。
影視、唱片還是培養偶像,這些都是交給華藝來做的,那時候兩家公司真的如同一家公司一樣,繁星出了什麼新綜藝,必然有華藝的藝人去組團捧場,而華藝有新人要推,繁星的綜藝也肯定會為華藝的新人留出足夠多的宣傳位置。
可時候的兩家公司真的像是蜜月期的小情侶一樣,看對方什麼都是好的,甚至就連年末的公司團建都在一起進行。
可惜隨著華藝內部一些人的小動作,傷了聶唯的心,也導致了聶唯主動退出華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