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唯在八月十八已經回到了京都。請百度搜尋
當時正是星耀盛典複審出結果的時候,作為掛著星耀盛典評審頭銜的聶唯自然要走個過場。
當天參加複審的五十名演藝界人士齊聚在華藝公司的大會議室,為最後入選的電影、演員進行入圍名單前最後一次的投票。
而這一次的投票也將決定最終入圍名單。
聶唯本來以為自己這一次是走一個過場,他頂著評審的頭銜,但卻是沒有參與投票的,畢竟聶唯還要拍戲,哪有時間去看百部電影、電視劇,哪怕只是速看、粗看,聶唯也是擠不出時間來的。
所以只有發生特別情況的前提下,聶唯才需要站出來行使手的投票權,卻沒有想到,聶唯這一次抱著走過場的目的,卻意外的碰到了特殊情況。
入圍電影名額,出現了平票的事情發生。
本來一次平票也用不著聶唯出面,因為當時聶唯考慮到了平票的可能,所以在有某單元入圍名單出現平票作品或者其他的時候,將會把兩部平票作品拿出來,再進行一輪投票,而票多者入圍,票少者淘汰。
但讓聶唯意想不到的是,第二輪投票的結果,兩部紀錄片依舊保持了平票。
連參與其投票的五十位評審都驚呆了,要不是不讓互相交流結果,他們都想問問身邊的人,到底把票投給了哪部電影,如果一致還好,要是另外一部,怕是非給吵一架不可。
“聶唯,你看?”作為評審團副『主席』的陳道鳴拿著接結果,一臉為難的看著聶唯。
這種情況顯然不適合再一次投票了。
“要不您做決定,你作為這一次評審團的實際領班人,你的一票本該更重要一些,要不您的一票算兩票,把您的結果告訴我,來選定最後的入圍作品。”聶唯小聲說道。
這是他的失誤,主要也沒想到會發生連續兩次平票的情況,但如果將陳道鳴這位副『主席』的一票算作兩票的話,那麼這個問題迎刃而解了。
不過陳道鳴一聽卻立刻擺手拒絕。
“聶唯,如果投票結果出來之前,我願意承擔這個責任,可現在第二輪投票結果已經出爐了,如果這時候加重我選票的權重,那麼另一部分評委肯定會覺得不公平,不如還是由您來投出手裡的一票來決定吧,我相信大家都服你。”
看著一副渾身都在透著拒絕的陳道鳴,聶唯心裡是無語的,這傢伙人老成精,知道這是個得罪人的活,所以乾脆的推給了自己。
但聶唯也不怕,不是選一部電影出來麼,有什麼為難的,所以也沒再推辭,立刻叫過工作人員,吩咐他們準備一間放映室,他要把兩部紀錄片都看一遍,才能做出決定。
因為最近這群評審經常在華藝看片,所以兩部紀錄片早準備好了,聶唯這邊剛吩咐下去不到五分鐘,放映室那邊準備緒。
聶唯同時也拿到了兩部紀錄片的概要。
其一部是來自於圈內著名紀錄片導演王默拍攝的《土地》,紀錄了華夏南北農民的生活,而另一部則是來自於一位不知名的紀錄片導演,拍攝的一部紀錄滬漂生活的紀錄片《漂泊的人》。
聶唯先看的王默的《土地》。
作為圈內著名的紀錄片導演,王默的實力自不用說,紀錄片從一開始展現了他專業的功底,平穩的鏡頭,無論是遠景、景還是近景,都得心應手,航拍也是展現了兩方土地的恢弘,而鏡頭記錄下的農民身的質樸、勤奮也都一一展現出來。
雖然並沒有給聶唯多少驚喜,但光論這部紀錄片的質量,聶唯確實要給一個優秀,這絕對有一流的水準,入圍完全有資格。
不過這也更讓聶唯好,另一部紀錄片到底憑什麼能和這樣一部紀錄片打成平手。
聶唯翻開《漂泊的人》的詳細資料,面記載著拍攝的導演叫做王子沐,讓聶唯驚訝的是,這位叫王子沐的紀錄片導演,今年竟然才僅僅二十六歲,在導演這個圈子裡,絕對算得是年輕的年輕。
有意思的是,這部《漂泊的人》沒有投資商,王子沐也沒有加入哪家公司,完全是他個人出資拍攝的這麼一部紀錄電影。
“很有勇氣嘛。”聶唯笑著說了句,語氣也聽不出是嘲弄還是讚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