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信東野圭吾內容簡介> 第二章血緣鑒定那裡間接出現過,有興趣的可以戳我的預收文。 (1)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章血緣鑒定那裡間接出現過,有興趣的可以戳我的預收文。 (1) (2 / 9)

“那陸醫生跟小溫是同學……”寧母想到另一個問題,轉向寧思,“那思思以前在學校見沒見過陸醫生呀?”

寧母只上過初中,對大學生活還真不怎麼瞭解。

在她的認知裡,學校就是一個個班級的地方,既然寧思會跟溫戚認識,溫戚跟陸景和又是好友,那交際圈有交錯的,就算是不認識,那也應該是互相知道,起碼在學校見過面才是。

寧思不知道怎麼回答。

在面對面的情況下,否認自己跟對方不認識,其實不是什麼尷尬事,反正是事實嘛。

但是,最主要是,她自己也不敢確保她在學校的時候有沒有見過陸景和。

她是記者站的,一直工作到大二才退休。

見過的人自然不少,但是她在記人這方面實在是不擅長。

常常見過面的人,對方在校道上迎面碰上她,跟她打招呼,她都是硬著頭皮假裝有印象地去回應。

會對溫戚印象深刻是個意外。

那次同她一起去採訪他們的人當中,有一個是她室友,不過才見過一面就說看上了溫戚,還讓她幫忙拿微訊號。

那時候溫戚他們團隊的四位成員均是大四師兄,比完賽就陸續回到實習期,採訪要約齊四個人,而在決定採訪時間上,寧思是作為記者站跟他們的聯絡人。

為了討論出四人都有空的時間,五人還建了一個群方便商量。

寧思為避免自己只加溫戚微信容易導致誤會,特意將其餘三人的微信都加了。

只是微信這種東西畢竟也算隱私,寧思後來還是沒敢在溫戚不知情的情況下,私底下將他的微信名片推給舍友。

不過寧思舍友是屬於三分鐘熱度的那種,沒過幾天,就又被一次上課路上看到的另一個好看小哥哥勾去了心思。

溫戚的事情就此落下帷幕了,但是這個人寧思卻是記熟了。

所以眼下去問她有沒有見過陸景和,就她這腦子,還真不好說。

寧思心想她要不實話實說,撓撓頭正準備開口,對面跟她共事多年、熟知她記性的陳邵注意到她臉上的猶豫,先一步替她解了圍。

“餘阿姨,”陳邵說,“大學的交際圈其實跟高中以前的不太一樣的。”

見寧母果真被轉移了注意力望過來,陳邵繼續分析,說完之後害怕她不夠明白,又舉了個例子。

“就像是我們去上課,每堂課每個人都是自己挑選位置,上完課之後就各自回宿舍,很多人就算是到畢業了,還是名字跟樣子對不上號的。”

“這麼陌生的啊?!”寧母驚嘆,潛意識裡跟著自動生成了寧思跟陸景和從未見過這個答案。

溫戚也一直聽著陳邵在說,掃見寧母的表情,便知她的思緒已經被陳邵帶著走,腦子裡想的恐怕也是錯誤答案。

其實陳邵說得也沒錯。

大學的人脈可以很廣,也可以很窄,大部分是來自於社團、學生會之類的組織,而後往外延伸,所以同班同學很熟悉的理論在大學完全派不上用場。

而這種“我認識的人你應該也認識”的想法,就更不實際了。

諾大一個校園,一個系不同班級都有不同的上課時間,況且還是不同專業,相識的人都尚且難遇見。

但是——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