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如來自稱我時是何時來著?眾佛已經快要忘記。
剛剛還咄咄逼人的諸佛,一下子似乎不知道要做什麼好,他們紛紛平靜下來。
彷彿剛剛逼迫如來認錯的不是他們一般。
燃燈古佛不知什麼時候出現,他端坐在蓮臺上,面帶慈悲:“我佛不可如此。”
佛陀們總是折中的!
當大日如來不肯認錯時,他們不依。
可當大日如來決定認錯,並表現的不太對勁時,他們一下子又覺得如來沒錯了。
這個錯,彷彿認不認也就那麼回事。
燃燈古佛目光環視諸佛,面帶慈悲,微微一笑:“我佛何錯之有?諸佛為何要讓我佛認錯?可有理焉?”
作為佛教目前最早的一批古佛,燃燈在佛教的地位極高。
儘管大日如來和古佛們的理念並不相同,但面對燃燈,他還是保持了一份恭敬。
除了燃燈地位極高外,還有一點,從某種角度來說,他和燃燈的關係要比他和其他諸佛的關係更加親一點。
畢竟他們都是從玄門兩教來的靈山,先天成分類似,偶爾還會有惺惺相惜之感。
這一點,同樣也出現在普賢、文殊兩位菩薩身上。
只是普賢、文殊兩位地位上和如來、燃燈有較大差距,平日裡交集不多,反而沒有如來、燃燈的關係好。
至於長耳定光仙講實話,如來是看不起這傢伙的!
他和燃燈、普賢以及文殊加入靈山,都有著一定的理由。
但這個理由,並沒有促使他們在大劫時叛教,更沒有在各自教派有大難的時候叛教。
多寶是在老子化胡為佛時,入的靈山。
當時老子作為大師伯,代替被關了禁閉的通天教主管教多寶,讓多寶去靈山當佛祖,他根本沒有辦法拒絕。
燃燈則是闡教副教主,在當初加入闡教的時候,也是以門客的形式加入。
說到底,他地位高、實力強,想去哪就去哪,誰也管不了他,就算是元始天尊也只能挽留一番,根本不能強制將其留在闡教。
普賢和文殊同樣也是這樣的心路歷程。
唯獨長耳定光仙是戰場叛變,叛的還是和四聖做法的通天教主。
此等人,誰願意與他交好?
曾經多寶和長耳定光仙也能稱得上一聲關係要好的道友,如今只能說是低頭不見抬頭見的熟人。
面對燃燈古佛的質問,佛陀們一下子似乎全都釋然了,紛紛為如來開脫起來。
“天庭勢大,他們做什麼都行!我們的確應該退一步,我佛做的沒錯。”
“合該如此,我佛無錯。”
“趙公明當初在封神大劫時就瘋魔的很,沒想到這麼多年過去了,他仍舊沒什麼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