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山三大派系擺在那,每一個派系的佛都很能打。
內部鬥爭尚且如此激烈,更遑論對外。
靈山在洪荒,也就對天庭客氣三分。
其他大大小小的勢力,哪個不在他靈山“蔑視”的範圍內。
更有數不清的修行者,為了圖一份清淨,在天庭和靈山之間反覆橫跳。
以至於很多仙神身上都有好幾份稱號。
一份是靈山,一份是天庭。
更有甚者身上甚至還有妖族、巫族的稱號。
這樣的仙神多了去。
因此靈山的佛陀來四海,對著真龍口出狂言這件事,姜妄是相信的。
只是他有些懷疑的是,這佛陀真的是佛陀嗎?不是什麼天魔或者別的什麼仙神假扮?
儘管擁有各種美好教義的靈山也有討要索賄的敗類,就像取經四人組上了靈山以後,被討要紫金缽,不給的話,連經書都要不到。
但靈山的佛陀們,大部分還是比較慈眉善目的那種。
就連之前和趙公明對峙的普賢菩薩,雖然對著趙公明是怒目圓睜,一副金剛姿態,可在信仰他的凡人眼裡,他是禮德和大行願的象徵,代表真理,在凡人心中,普賢菩薩以智導行,以行證智,解行並進,完成求佛者的志願,因此被很多信徒尊稱為“願王”,是靈山十大願王之一,也是當今如來佛左右手,地位崇高。
因此姜妄很懷疑這位口出狂言的佛陀不是來自靈山,要麼就是老龍王的形容有所誇大。
“老龍王消消火氣,這位佛陀暫且不提,我只想知道如今龍族的人選可有?”
姜妄雖然知道最後入劫的是西海龍王的三太子,但現在洪荒有些亂,他也能確定他的“先知”就一定準確。
如果歷史發生改變,後續他會改變方針。
做事不能一直傻乎乎的往一個方向鑽,鑽不動的時候,也可以適當的繞繞路。
“不瞞道友,我們龍族子嗣本就稀少,符合靈山要求的更少了,本來這事該我東海出面,但道友也知道,我東海龍太子當年被哪吒殺死,老龍那幾個年幼的孩子,如何能入此劫?四海當中,如今符合要求的就西海有兩位龍太子。”
老龍王嘆氣:“可我那西海的兄弟,是個對子嗣非常關心的,他怎麼也不肯同意佛陀的要求,最後還是我那大侄子主動請纓,才送走了那佛陀。”
“大侄子?”
姜妄一愣。
不對啊。
入劫的小白龍不是西海三太子嗎?
被老龍王稱做大侄子的應該是西海大太子,也就是那位敖摩昂,摩昂太子吧。
摩昂太子,龍族這一代最有出息的龍子龍孫,沒有之一。
即便在天庭,姜妄也聽過他的名聲。
據說他是當今龍族最有機會成為大羅金仙或者太乙金仙的存在。
這位要是入劫他那一身修為不是完全沒了用武之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