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的是太陽帝君。
他認識金蟬子的,很多年前雙方還有過交集。
當今佛祖的弟子,在洪荒也有名聲,只是這位金蟬子和其他佛陀不太一樣,主打一個靠悟性修行,本身上進心不足。
佛祖當年為了給這個弟子鋪路成佛,甚至求到了后土娘娘那兒,給金蟬子愣是送進了輪迴。
當年漫天仙佛都看著這出師徒戲劇,本以為會是一場好戲,沒想到佛祖是真的讓金蟬子在輪迴中沉淪。
金蟬子足足死了好幾次,也沒能見到佛祖。
本以為數次輪迴後,佛祖會讓金蟬子返回靈山,卻沒想到.在第十次輪迴,西行大劫來了。
而西行大劫的主角正是金蟬子。
太陽帝君怎麼也沒想到,師徒之間的戲劇,竟然是一場謀劃。
巧合的讓漫天仙神作嘔。
更讓他不能理解的是,金蟬子是佛祖的心頭肉,為了讓這個徒弟成功成佛,佛祖做了不少謀劃倒也正常。
另外一位道友和佛祖是個什麼關係?也能如此被青睞,竟和金蟬子是一個待遇!
“另外那位啊他的來歷也大的很。”
姜妄想到孫悟空的來歷,嘆氣:“說實話,如果能和這位合作,我肯定不會選擇天蓬,但這個時間點他還未出世,就算想找他合作,也沒那個門路啊。”
“道友,這話”太陽帝君聽著感覺不太對:“這個時間點還未出世,距離金蟬子下次轉世已經不足千年光景了吧,難不成這位道友在千年光景中修行到了太乙金仙境?”
一般來說,佛教的佛不是普通覺者能擔任的。
就像凡間寺廟裡,不是所有光頭都叫和尚一樣。
佛教裡的佛,有兩個要求,一是有大佛法在身,二至少也是太乙金仙境。
金仙境以下包括金仙境,只能做個菩薩,哪怕有大佛法在身。
其中南海觀世音菩薩、地藏王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這四位菩薩不在這個規則當中。
這四位菩薩其實早就能成佛了,按照境界、法力和對佛法的理解,這幾位甚至能比肩佛教當中那些已經隱退的古佛。
他們都是因為各自的宏願或者堅持,不願意成佛才沒成佛。
比如觀世音,救苦救難觀世音大士,成佛以後再想救苦救難會有頗多限制了。
再比如地藏王菩薩,這位比觀世音更狠,他在無量劫中就已經修成佛果,但在入地獄的時候,他愣是對著天道發下“地獄不空,永不成佛”的大願,未能成佛。
另外兩位菩薩都有差不多的原因。
這也是為何太陽帝君對孫悟空成佛感到驚訝的原因。
什麼背景的道友,千年光景從出生到太乙金仙,他把蟠桃園的蟠桃全吃完都做不到啊。
“那是一隻天生石猴。”
“孕育他的乃是一顆補天神石,與天地眾生有大因果。”
“另外兩位道友或許不知道,這隻天生石猴在成為取經人之前,大鬧天宮,吃了不知多少蟠桃,連我祖師煉製的金丹也囫圇吞了不少,再加上他的老師乃是聖人化身,你說他這個根腳,這個際遇,能不修成太乙金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