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才的這一番話明顯是在潑冷水。
不過大家都覺得有些道理。
總以為王炸會反駁的,沒想到那人在大事上還是挺審慎的。
“文才,那你說,該怎麼開發?”
“我覺得開發這片區域條件還不成熟。”
“為什麼!尤總不是說年底就卡伊解決凶宅的問題嗎?你有什麼顧慮,請明示。”
“我最近大致數了一下,這裡有大約一千多個院子。買下來至少投入兩個億吧?你再拆倒了蓋樓還得投資多少錢?”
“初步概算還得投入五十個億。這樣的規模還需要分三期開發。”
“投資週期是多長時間?”
“最快是三年!”
“那按房地產的正常利潤,到最後能有多少純的?”
“如果正常情況下,應該是兩三個億。”
“投資五十個億,三年兩三個億?”
“這還要保證銷售順利,工程順利,一點天災人禍都沒有。”
“那利潤也不是很高啊!要是用這樣的機率算來衡量這一塊地的開發,那就很玄了!”
“是啊!我光想著地價低了,就沒有考慮過這麼多的因素。這可是我第一次獨立投資。走的時候老爺子還再三叮囑,先去了要用一個月的時間進行市場調查。我以為利潤空間大了,生意就好做。”
“還有一個很致命的問題,這地方本來屬於市區,四通八達。先是一個迷信的官員主導修了一條人造河流,把護城河的水引到凶宅背後,然後又拐帶東邊去。
這樣以後,這片區域就跟城北大半地區分隔開來了。
再後來,一家房地產公司把西北方的路給堵上了。隨後又一家公司把向西的路給封堵了。
向南原來是農田,現在在靠近環南路的那片區域有一片居民小區。主要出口也不經過這裡,這麼大一片區域,離市中心廣場直線距離本來不到一公里,可是到那地方七拐八繞,需要走二十多公里。
整個區域的交通只有只有一條向東的馬路,這還是這裡原來的住戶搬到東邊去了,為了照應這些房子,才留了一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