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這時終於開始上菜了,不過只是兩道冷盤。一旦葷菜一道素菜。
關鍵的賣點在於他們的製作方法上面,雖然加工方法確實是傳統的,但過程就進行了簡單的調整,就有了一定的技術含量。
先是服務員上來將兩個做工考究的盤子放在桌子上。緊接著廚師推著車子出場了,每一個道菜都需要一架餐車推出來。
第一個車上是一隻熱氣騰騰的鍋和一個案板。
廚師先把鍋裡的東西撈出來,放在案板上的時候,人們才看明白了,那是兩個羊頭,整個的下鍋煮出來的。
廚師帶著手套,把羊頭從嘴巴位置給掰開,然後整個骨架就保持那種張開的狀態。接下來三下兩下就把羊頭上的肉給剝下來。再用手撕碎,又放回到掰開的羊嘴中。兩個都是這樣,放在盤子裡,然後澆醋汁,撒上蒜泥。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這道菜叫醋潑羊頭。是純正的鄉下菜,已經做好了,請各位品嚐。”
這位廚師介紹完就推著車子下去了。
“我就不理解了,吃肉就吃肉嘛!幹麼還要把那骨頭留在盤子裡?”蘇珊是第一次見這種吃法,忍不住就問。
“這我知道。”唐少爺給她做解釋,“有兩個原因,第一,那骨頭上面還有廋肉,人們喝點酒以後,就不講究了,可以拿起來啃上面殘留的肉,靠近骨頭的肉是特香的;二呢,肉吃完以後,還可以吃腦蓋骨裡面的羊腦。”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種吃法我不能接受,不過我可是素食主義者!”
“這道就是素菜了!很純正的鄉間風味。”
又一個廚師把另外一個餐車推到桌子前面來。這輛車子上鍋子下面還放著爐子,火苗在不停的冒著,裡面還在咕嘟咕嘟煮著東西。不過,一聞味道就知道是滷水豆腐。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這是石磨豆腐。現磨出來現做的,菜盤上有二維碼,一掃就可以知道整個製作過程和原料來源。”
原來那是急待出鍋的老豆腐,這可是小時候過年才能吃到的東西。自家地裡產的黑豆,要用手工石磨磨出來,然後去渣,下鍋,燒開開了以後用滷水點,就出現小豆腐塊了。
這時候,廚師把煮在鍋裡的豆腐撈出來,放在專用的工具裡壓制。豆腐就成型了,然後整塊放在盤子裡,撒上小蔥葉子,再澆上調好的湯汁。吃的時候,直接用筷子在大塊豆腐上夾一小塊下來,蘸上湯汁,鮮美無比。
唐少爺想起上次自己還是常貴的時候,來這裡吃過一回飯,就沒有這麼講究,看來常貴和唐少爺在這些人心目中的區別還是很大的。
接下來上的每一道菜都是看著普通,上菜陣勢卻很大,都能讓人感受到原汁原味的鄉土風味,卻又顯得很大氣。
蘇珊掃過盤子上的二維碼,真能看出食材的來源,還有整個加工過程。讓人暖心的是,那兩隻羊頭竟然是來自常樂鎮的。
冷盤上齊的時候,酒也上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