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著今日要搬去清秋閣,吳岫雲用過午膳也未曾小憩片刻,便急匆匆地遣人打包起行李。好在常用的物事還不曾都擺出來,收拾起來倒也便當。
吳岫雲趁著此時無事,就在小書房翻閱起史冊方誌。
她追本溯源,查閱了所有的正史,發現這個時空並沒有隋唐兩宋。歷史從南北朝時期就發生了轉折。
一位出身草莽的宋姓武將橫空出世,於亂世之中率眾攻城掠地,雄踞一方,建立了大興朝。經過兩世君王二十多年的四方征戰、拓土開疆,終於統一了中原。
在經歷了將近三百年的興衰之後,大興朝被幾名叛將聯合推翻了。中原又陷入了長達百年的軍閥割據。
後來,中原分分合合又經歷了兩次朝代更迭。先是大昭朝,前後延祚二百一十年。接著便是前朝大順,立國三十年便被本朝開祖皇帝,以“光復大昭”之名領軍覆滅。
從大興朝至大煜,時間流淌了六百多年。若是按照上一世的朝代表來推演,這時的大煜該是元朝時期。
吳岫雲唏噓不已,只因為興太祖的出現,歷史發生瞭如此迥異的沿革。“蝴蝶效應”在這個時空得到了完美的論證。
宋人云:“時也運也命也,非吾之所能也!”可吳岫雲卻不信。雖然她確實被動接受了命運安排,來到了這個時空,但是她仍然不肯認命。
她相信,改天易命,非所不能,實未竭智盡力已!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於今亦然。本姑娘有智也有志,定然不會混得太差。
作為現代人,她有的是先進的思想和點子,或許這裡正是她一展拳腳的地方。等明日桃兒父母一來,她便要開始打理陪嫁的產業,以接應她逃出這個牢籠。
行李很快收拾妥當。一行人便捧的捧,抬的抬,將吳岫雲貼身用的首飾衣裳、擺設器物都搬去了後花園的清秋閣。
後花園佔地頗廣。粉白院牆環護,園廊迤邐曲折。園內遍植梅樹,雖非梅花盛開時節,但那些屈曲盤旋、橫斜逸出的虯枝,亦堪入畫。除了梅樹,其間又有百卉含英,鹿鶴信步,百鳥啁啁。
抬眼望去,遠處後牆以石為壁,忽開一隙,引來清泉一脈,沿著蜿蜒荷渠流入園中一帶水池。池畔石子漫成甬道,通往幾處院落。
這幾處院落原是為府中未出閣的閨秀所建。最大的一處院落名華春閣,原是李錦華未出閣前的住所。如今依舊有人打掃看護,以便那位大姑奶奶省親時居住。
再有一處名攬月閣的院落,住著李府的二小姐李錦月。
此外還有一處命為掬翠閣的院子,原是整修一新預備讓子侄輩的大姐兒李玉蓮居住。但因她推說母親獨居偌大的翠柏苑太過冷清,便仍留在大奶奶身邊陪伴。
吳岫雲現在所住的清秋閣,院子雖小,卻自成一派清雅氣象。入門便是竹籬石徑,花木蔥蘢。
繞過一處怪石磊疊的假山,一座兩層高的樓閣映入眼簾。樓閣上下各三間,皆雕樑畫棟,樓下起居,樓上燕息,她們主僕四人住著綽綽有餘。
吳岫雲興致勃勃地觀賞了一番。但見垣牆上掛滿紅紅粉粉的月季,熱鬧喜人。院子裡栽著兩棵丹桂,這時節開得正好,燻得滿院馨香。廊下襬著幾盆菊花,如今已打著花苞,含羞待放。可見這清秋閣最美的時候正是這八九月份金秋時節。
一行人手腳利落地佈置好住處,已是掌燈時分。入夜後的後花園清冷寂寥。
吳岫雲坐在院中桂花樹下的石凳上,抬首仰望星空。碧空茫茫,銀漢無垠。也不知,在另一個時空,人們所仰望的可是同一片星空。
這是她來到這個世上的第三個夜晚。在那個時空,會有人因她亡逝而傷心難過嗎?吳岫雲低頭苦笑一聲,想來定是沒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