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方對照著影片,對立面的畫面進行截圖。
然後將所有具備比對條件的圖片傳到人臉平臺,不到半天功夫,這些人的資料便呈現在呂方面前。
不過人臉比對結果並不是唯一指向性結論,而是給出的一個相似度。
呂方需要從相似度較高的人群中,找出他要找的目標。
這項工作聽起來很輕鬆,但實際上卻很困難。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有時候要確定身份證上的照片是不是其本人都有一定困難,更遑論是拍攝的照片與人臉庫裡的照片進行比對了。
好在呂方掌握的資源不少,並不是僅靠看臉來確定身份。
一個人的軌跡、工作、人際關係等各項資訊,均可作為判定身份的參考。
花了大半天時間,呂方終於將目前留在那雪山之上的五十七號人全給弄明瞭身份。
其中包括那個操控貓頭鷹的傢伙。
這人名字叫陳杰。
西河市本地人,從他的活動軌跡判斷,他應該是一個常年浪跡於荒野的人。
呂方能確定那張臉就是陳杰,主要也是基於這一點。
其他人很少有進出出城通道的記錄,而陳杰每次離開通道,很久才會回城一次,甚至有時候一年半載才會回來,這與目標的情況基本吻合。
再次核對了一下資料,呂方關掉了文件,然後重新將小灰召喚回來,讓它再次將微型攝像機給小紅送過去。
……
接下來幾天,呂方每天都會去市第二醫院刷三個異化者。
每一次呂方都會建議對方先對其中某一個進行治療。
這樣的要求肯定是沒有道理的,所以呂方得給它找一個合適的藉口……呃,理由。
比如“我感覺這傢伙的症狀適合現在就進行治療,剩下兩個稍晚一些效果會更好。”
至於這“感覺”是哪兒來的?誰知道呢?或許是進化出來的能力吧。
其實盧教授對於呂方這樣的特殊要求並沒有想太多——能治好就不錯了,這種細節上的事情就依著對方好了,能成為進化者,多多少少都有點個人小秘密。
這樣的指向性安排並不是每次都能讓呂方如願,根據異化者自身情況的不同,痊癒所需的時間並不一致。
但呂方也沒想過要一個不漏,大體上能在控制範圍之內就行。